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天津市数字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电视与图像信息研究所、军用电子材料与元件研究所、天津大学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中心、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培训中心以及继续教育中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信号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学院有五个硕士生招生专业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三个宽口径的本科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8人,副教授58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13人,博士生导师28名,硕士生导师80余名。每年招收各类研究生200余名,本科生近400名。各专业除了在国内招收本科生外,还接收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以及来自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生。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中近40%被录取为本校及其它院校(所)的硕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设备。电子工艺实习中心向全校开放;学院的电子技术实验室承担全院的电子技术实验任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学院高度重视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以及系统工程在内的科学研究工作,承担和完成了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973”高技术研究、攻关项目以及来自企事业单位的科技课题,已形成多个有自己特色的优势学科方向,有一支作风严谨、结构合理、攻关刻苦的研究队伍,已形成包括通信系统设计、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ASIC设计、固体电子学与电子功能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基地,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单位之一,实验室面积达8000平方米。
学院已经建立起了通信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等两个学科基础实验平台,拥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实验室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大量的高性能微机以及电子教学仪器可用于学生实验与实习。学院已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先进的综合开放实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下设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按“电子信息科学类”大类招生。学生学习两年后,学院向学生公布各专业人数,并由各专业负责人介绍本专业的相关情况。在公布各专业人数及专业介绍的基础上,由学生自愿选择,各专业按照学生的两年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加权平均成绩排名,在选择本专业的学生中择优录取。未被所选择专业录取的学生,调剂到另一未满员的专业,学生本人应服从调剂。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_天津大学信息学院 -历史沿革
初创时期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当时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
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命名为“大学堂”的高等学校。
1899年,天津北洋大学堂的第一届学员毕业。第二年元月,学堂颁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由于成绩最优,从香港考入的学员王宠惠有幸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1905年,王宠惠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北洋大学从189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北洋大学堂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在国内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齐名,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创办之始就按照美国模式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科书、教学方法上,全面引进西方教育模式。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学堂设立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二等学堂(预科),学制各为四年。同时,资送头等学堂毕业生出国留学也是学堂创办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之时,头等学堂设专门学(即科系)四门: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1897年学堂增设铁路专科,1898年又设铁路学堂,上述学门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体现了北洋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堂校舍为敌兵所霸占,设备、文档案卷遭毁坏,学校被迫停办。至1903年4月学堂方在西沽正式复课。
1903年北洋大学堂开学复课时,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三个学门,后应外交需要附设法文班、俄文班,1907年开办师范科,至此北洋大学已成为包括文、法、工、师范教育诸科,初具综合性的新式大学。
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育部,1913年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至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
专办工科时期
191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
1919年原采矿冶金学门又分为采矿学门、冶金学门。
从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学专办工科,设有土木、采矿、冶金三学门;后学门改称系,至1935年北洋工学院设有矿冶、土木、机械、电机共四个系(内分七个工程组);为了提高学术及技术水平,北洋工学院于1933年开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组织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经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上试行大学区制,北洋大学改称“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大学区制废止,北洋大学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
抗战时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国立西北工学院(又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即天津大学)与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即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即东北大学)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固县古路坝,初设土木、电机、化工、纺织、机械、矿冶、水利、航空八个系,后又增设工业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及各专门工程学会在贵阳举办联合年会。借此相聚之机,各届北洋校友就复校事宜进行了磋商,会谈决定在呼吁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的同时,筹设私立北洋工学院,由全国北洋校友共同筹办。在此压力下,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其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任陈荩民为代理院长,因工学院地处浙江泰顺百丈口镇,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与之相呼应,李书田于1944年春在西安筹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下设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两系,并以北洋治学精神主持西京分院。
理工结合时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天津收复。北洋广大师生和各地校友提出了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的强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复校。此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四校师生先后返津参加复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复校后的国立北洋大学,在原来工学院的基础上,增设了理学院,从此北洋大学进入理工结合时期。工学院下设土木、水利、采矿、冶金、电机、航空、机械、化学工程学系八系,后增设建筑工程学系和纺织工程学系;理学院设置与工学院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数学、地质学四个基础学科系。复校后,北洋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制定了“决不忽视穷究学理,同时注重科学应用,使理工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针,并积极付诸实施;同时,成立土木、水利、采矿、冶金和化学工程等五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并着手招收研究生,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被各界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
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学在原校址正式开学复课。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学隶属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此后,北洋大学师生积极配合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造,进行了增强教师阵容、课程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完成了学校的新民主主义改造。改造后的北洋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设立理学院、工学院,共设有物理、数学、冶金、土木、水利、采矿、机械、化工、航空、纺织、建筑工程、地质工程等12个学系,学系下设水利实验室等14个实验室,还设有机械实习工厂与纺织实习工厂。同时,北洋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工作,在改造后也取得了充足的发展,设有冶金、土木、采矿、水利、化工等5个工程研究所,成为当时中国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天津大学设土木、水利、采矿、纺织、冶金、机械、电机、化工、地质、数学、物理共11个系。
院系调整中,南开大学工学院,津沽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即西南交通大学)的化学工程系,北京铁道学院(即北京交通大学)的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并入天津大学;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有:抽调数学系、物理系并入南开大学;抽调冶金系、采矿系金属矿组组建北京钢铁学院(即北京科技大学);抽调地质组组建北京地质学院(即中国地质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石油组并入清华大学;抽调电信系至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煤组至中国矿业学院(即中国矿业大学);抽调水利系农田水利及土壤改良专业至武汉水利学院(已并入武汉大学);抽调土木工程系测量专业至武汉测绘学院(已并入武汉大学);抽调矿冶工程系调唐山成立河北矿冶学院(即河北理工大学);纺织工程系调出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即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造纸专业调往天津轻工业学院(即天津科技大学)。
1958年又从天津大学抽调力量重新组建河北工学院(即河北工业大学)。
调整后,天津大学迁入南开区七里台新校址,下设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纺织工程系、水利工程系7个工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另设化工研究所和石油工业学校。此后,经过几年的调整、发展,天津大学已逐步形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阔步前进,将学校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之一;1955年天津大学重新招收研究生,着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天津大学,并就学校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1958年末在北京举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天津大学展出的项目居全国高校之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959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天津大学被定为首批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此前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也先后来校视察,对天津大学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1966年,天津大学设有无线电电子工程、光学与精密仪器、水利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动力与自动化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化学工程等7个系、38个专业。在随后的十年“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响了学校事业的正常发展。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后,天津大学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科研秩序,教育质量日益提高,并于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学第一批恢复了文革前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高校地位。
改革开放到百年校庆时期
1979年1月,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提出了把高等学校办成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奋斗目标。会后,天津大学提出了把学校办成理工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大胆革新,调整系科设置,兴办理科专业和理工结合的新专业,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经过筹备调整,学校将原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系,原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在原机械制造工程、精密仪器工程、电子工程系、电力及自动化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7个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科学工程、热物理工程、建筑、船舶工程、工业管理工程、基础科学6个系;另有马列主义、体育、中文等3个直属公共课教研室;新增了系统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力学、工程热物理等5个专业。全校由原来的38个专业发展到43个专业,并筹备建立化学、生物及医学仪器两专业。
1981年10月,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实施学位制并授权天津大学为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学校在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1984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天津大学的36项科研成果获奖,极大地振奋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精神。1980年,全校已建立和在建研究所(室)共14个,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年即完成科研项目25项。
1980年,天津大学举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