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文学名词,包含两个含义。其一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其二是部文学作品,《风骨》是《中国画史万言三字经》第二部。为了与《中国画史万言三字经》有更好的衔接,故将作品《风骨》放置于前,风骨的释义放于后面。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建安风骨_风骨 -拼音
fēnggǔ
建安风骨_风骨 -简介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风骨”用来品评人物,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史・蔡撙传》称蔡撙“风骨鲠正”等。当时所谓“风骨”,一般指人的神气风度方面的特点而言。这一品评人物的概念,不久即为文论和画论所采用。
建安风骨_风骨 -基本解释
1.[strengthofcharacter]∶顽强的风度、气质风骨奇伟。――《南史・宋武帝纪》 风骨可鉴
2.[vigourofstyle]∶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魏书・祖莹传》
建安风骨_风骨 -概念解释
1. 指人的品格,性格。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