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伊维尔教堂 圣・伊维尔教堂-基本信息,圣・伊维尔教堂-教堂

伊维尔_圣・伊维尔教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圣・伊维尔教堂

外文名称:Свято-Иверскую церковь(俄语)

圣・伊维尔教堂原貌Holy Iveron IconorthodoxChurch(英语)

其他名称:圣母伊维尔教堂、依维隆圣母教堂

修建时间:1908年

所在地:道里区,哈尔滨市

建筑设计师:德尼索夫

伊维尔_圣・伊维尔教堂 -教堂简史

1908年,教堂由驻哈尔滨俄国外阿穆尔军区司令官契恰科夫中将及官兵捐资修建,为纪念在义和团运动和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军官兵。一些阵亡军官的尸体曾埋葬在教堂外,教堂墙壁上刻有阵亡者名单。

1927年,主教季米特里和基辅音乐学院自由艺术家芭拉诺娃波波娃在教堂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和声音等课程。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的“洋葱头”被拔除,但建筑本体得以保留。如今为哈尔滨市II类保护建筑,但已残破不堪。教堂内已无神职人员。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有意将教堂及附近区域重新规划,制定了一些方案和设计图,但尚未有工程实施。

伊维尔_圣・伊维尔教堂 -建筑概况

圣・伊维尔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面积为555.8平方米,折衷主义风格,俄罗斯式建筑,外观巍峨挺拔。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式格局,南北宽22米,东西长26米,高27米,西侧为主入口,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入口。正面上方有大型鼓座,鼓座上有一大四小五个葱头顶,四个小葱头顶以大的为中心,分布在十字形端点。主入口对面是圣坛,主入口上方有钟楼,伸出屋面,有一方台,方台上仍有鼓座,二层花瓣装饰,鼓座上又有一个葱头。教堂上的葱头式大小穹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优美和谐。该建筑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主体建筑上五个“洋葱头”式的圆顶被拆除。 教堂内部宽敞明亮,设主次三个祭坛。

教堂内的图案由技师德尼索夫设计,由守备队中的雕刻师施工,圣像在俄国切尔尼戈夫 (今乌克兰)制

1930年代日本明信片上的伊维尔教堂成。除圣像外,教堂内还有圣母像、基督复活图、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等艺术作品。

该教堂面积为555.8平方米,教堂呈希腊十字式格局,俄罗斯建筑风格,

在教堂西北20米处,有一间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平房,它就是圣・伊维尔教堂附属孤儿院。最引人注目的是墙壁上的彩色马赛克镶嵌画,宽约3米,高3米,倒心形。由大约1.7万块1.5厘米见方的马赛克拼贴镶嵌而成。画面左边是一位侧身站立、挎篮子的俄罗斯妇女,身穿及膝裙子,上棕下蓝,腿上是白色长袜。右边是一只狗,长尾下垂。女子身后绿树环绕,一条小路伸向树林深处,不远处有一座木屋,后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及淡青色的天空。虽然经历了百年的风霜雪雨,但画面依旧保存完好。 1927年,在主教季米特里和基辅音乐学院自由艺术家芭拉诺娃波波娃的倡导下,在伊维尔教堂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和声音班,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材。

伊维尔_圣・伊维尔教堂 -教堂历史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圣・伊维尔教堂由阿穆尔军区司令官切切雅可夫中将及下属军官、士兵捐款

圣・伊维尔教堂原貌在道里军官街(工厂胡同5号)修造,为雅罗斯拉夫(波)式球型尖塔教堂。有3个祭坛、5个圆屋顶。教堂面积555.80平方米。堂内圣所按德尼索夫技师的图案,由守备队中雕刻师施工,圣像在俄国切尔尼哥夫市制成,其他圣像在守备队副队长米哈依劳夫大尉及画家吉敏指导下,由40名士兵画制,维也尔斯卡亚圣母像由主教乌拉得衣米尔奉献,中央祭坛大圣像为画家尼西里也夫画的基督复活图;第二个祭坛墙壁挂着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教堂建成后,曾为镇压中国义和团死去的俄国官兵及1904年日俄战争阵亡的俄国将士进行祈祷,并将这些阵亡将士骨灰移至教堂埋葬,阵亡者名字刻在教堂墙壁上。

1908―1923年,首任掌院司祭谢尔盖・普罗杜仓。

1923―1944年,第二任掌院大司祭尼古拉・沃斯克列赛依斯基。

1944―1946年,第三任掌院修士司祭费拉列特。1960年去美国,任美国正教会都主教,

1986年11月21日死于北美。

1946年10月,第四任掌院金冠大司祭亚历山大・卡切尔金。

第五任掌院金冠大司祭阿・波诺马寥夫。

第六任掌院伊凡・扎尔克。

第七任掌院大司祭瓦连金・巴雷什尼柯夫。

第八任掌院中华东正教会司祭朱世朴。

伊维尔_圣・伊维尔教堂 -建筑价值

与其他教堂相比,圣・伊维尔教堂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一般的教堂顶部只有1个葱头顶,伊维尔教堂却有5个。而从它的建筑细节看,仅建筑红砖的体量就要比圣・索菲亚教堂用的要大,由此想见其烧制方法独特;再有,位于教堂外墙上的马赛克镶嵌画,历经数十年,依然完好如初,可见工艺和用料的精湛。此外,伊维尔教堂的历史价值非同寻常,它不仅是沙俄侵略者镇压哈尔滨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日俄战

圣・伊维尔教堂 圣・伊维尔教堂-基本信息,圣・伊维尔教堂-教堂
圣・伊维尔教堂的五个洋葱顶争的重要历史见证。

圣伊维尔教堂是目前哈尔滨市宗教建筑中惟一保有附属建筑的一例。现存其附属的孤儿院,建筑外观完整保存,造型精美、细部丰富。建筑入口处的马塞克镶嵌画历久弥新,色彩鲜明如昔,令人惊叹于它的美奂美轮。据建筑专家说,马赛克镶嵌画起源于公元三世纪,主要用于宗教建筑。其表现出的宁静、端正是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幅尚能“完璧”的镶嵌画在国内也属珍罕难求。

伊维尔_圣・伊维尔教堂 -教堂现况

建于1908年,巴洛克式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位于军官街(现道里霁虹街)工厂胡同7-4号。折衷主义建筑,设计师为德尼索夫。 在道里区工厂胡同里,一片暗红、灰黑的老式民宅拥挤而不规则地排列着,四周到处都是垃圾,街道上

伊维尔教堂现状的雪已经化作黑泥。沿着胡同走到尽头,迎着暮冬午后的暖阳,目光所及之处就是伊维尔教堂。教堂的残破已经十分严重,洋葱头的穹顶早已不见踪影,虽然有些雕饰依然清晰,但许多砖瓦都已经破碎,教堂的外墙壁上有多处裂痕,整个教堂显得灰暗。周围的居民称,听老一辈人讲,教堂地下室中还保存着很多昔日神职人员的棺木,但由于教堂早已废弃,无法进入看个究竟。

伊维尔_圣・伊维尔教堂 -治理方案

以文化为主题,创造具有哈尔滨城市特色的标志性景观。以人为本,创造可参观、可停留、可对话的场所,使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空间。

圣伊维尔教堂艺术价值很高,是教堂中的精品,但破坏比较严重,为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创造城市新的景观亮点,结合火车站北广场改造,对圣伊维尔教堂周边环境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从哈市城市规划局获悉,哈尔滨火车站将规划北出站口和西广场。在建设北出站口的同时,将对伊维尔教堂周边进行改造,建成以教堂为主体,集旅游、休闲和景观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展示哈尔滨历史风貌、建筑文化。

据了解,广场位于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警校胡同及哈铁水电段围合的街区,规划广场占地面积9954平方米。近期拆除伊维尔教堂及幼儿园周围的棚户,拆除南侧三层服装厂,西侧制药厂计划处,整治环境。规划要求周围环境与教堂相协调,组织好交通流向及停车场,适当配置绿化,景观小品。

规划中的北出站口广场面积为13.7万平方米,比现在的哈站广场还大3.7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分散道里区、道外区和松北区的客流。

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广大市民关心的工程实施和拆迁问题,规划中的两个广场用地均属铁路部门,需结合铁路建设总体规划、资金等问题,由哈市政府和铁路部门共同协商确定。改扩建时间、范围以政府公告为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10103/12244.html

更多阅读

伊能静遭黄维德毒打仍用情至深图 黄维德暴打伊能静原因

伊能静婚变新闻在台湾持续高烧不退,引发更多“爆点”,颇耐人寻味。据台湾某周刊前日报道,伊能静跟黄维德的友人近日爆料,称伊能静之前似乎对黄维德用情至深,伊能静身上的瘀青也是遭黄维德动手所致。此外,伊能静在房产投资与家用费上陆

加勒比海的圣基茨和尼维斯岛 圣基茨及尼维斯

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The 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Nevis),原国名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联邦(TheFederation of St. Christopher and Nevis),位于17°18′N62°44′W,由圣基茨、尼维斯及桑布雷罗等岛屿组成。面积261平方公里。人口51,53

俄罗斯画家伊凡·彼得洛维奇·阿尔古诺夫 德拉赞 彼得洛维奇

  伊凡·彼得洛维奇·阿尔古诺夫,俄罗斯画家,肖像画家,俄罗斯室内肖像画创始人之一。其出色的巴洛克式创作手法给俄罗斯现实主义肖像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阿尔古诺夫熟练掌握西方绘画手法并把国外技艺同传统俄罗斯特色完美结合。

伊维菌素中毒 伊维菌素中毒后怎么办

伊维菌素中毒伊维菌素,对动物体内线虫和体外节肢动物具有良好的驱杀作用,被广泛用于兽医临床。当用药剂量过大或较短的间隔时间给药时,常会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为中枢抑制症状。[病因]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由阿维菌素

声明:《圣・伊维尔教堂 圣・伊维尔教堂-基本信息,圣・伊维尔教堂-教堂》为网友宿命轮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