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邮政总局 位于上海市四川路桥北皖,虹口区北苏州路276号。民国11年动工,民国13年竣工,占地近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3万平方米。大厦连地下室共5层,井字形框架结构。采用古典罗马柱式建筑,结合16世纪流行的意大利巴洛克式钟塔,属折衷主义手法。水磨石外墙,临天潼路一侧为机红砖墙。东南角钟塔楼总高49.5米,矗立于四川北路桥北堍西侧。钟塔楼原有塑像群,南面正中为信使,戴帽,手执带、棒,脚生翅,左右为女神,执笔和书信,边上有一地球;北面中为爱神,执飞机与书信盒,左塑像执火车头,这些雕像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大厦东部2楼有一面积达960平方米的营业厅。该楼有"远东第一大厅"之称,这座大楼建成后,曾是远东第一流的邮政建筑。
上海邮政局_上海邮政总局 -历史
早期的上海邮政
主条目:上海邮政
在上海,近代邮政创办以前,存在各种通信传送的机构,官办的“邮驿”“铺递”与民办的“信局”主宰了所有的邮政业务。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于1843年开埠,鉴于上海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相邻的沿海省份的民营信局纷纷将业务扩展到上海,甚至设立总号。一时间,上海地区的信局多达90多家,为全国的通信中心。当时民营信局主营业务为传递信件包裹、汇款、票据业务等等,与今日的邮局业务已十分近似。而且当时有些信局还有普通邮费和邮件保险费之分,类似于今日的平信和挂号信。
开埠后乃至租界的设立,使得近代的邮政业务开始进入本埠。1861年,英国当局于上海英租界设立邮政局,时称“英国驿务署”或“大英书信馆”,办理英国在沪侨民的邮件往来业务,同时也承接租界内华人交付的国际往来邮件。此后,驻沪各国领事馆都设立了直属于本国驻沪总领馆或相关的租界当局。这种局面延续了将近10多年,直至1878年政府性质的邮政创办。
近代的上海邮政
1878年,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提议设立官方的近代邮政局。当年,时任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决定于上海、北京、天津、烟台和牛庄(今营口)五处试办邮政业务,并且委托赫德的总税务司进行管理。翌年,五处邮政办事处以“海关拨驷达书信馆”的名称开始营业,上海的邮政办事名为“江海关拨驷达书信馆”(Shanghai Customs Postal Departments),两年后更名为“江海关拨驷达局”(Shanghai Customs Post Office),办公地址位于江海关大楼后院。
在交由海关部门试办邮政业务十四年以后。1896年3月20日,光绪帝下旨正式开办国家邮政,设立总邮政司,同时委派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兼领。1897年,江海关拨驷达局正式更名为“上海大清邮政局”,办公地点仍为原址。同时在吴淞海关处开始下属的第一个邮政分局,此后城市乡村各处陆续增设邮局和代办所,建立起上海地区一整套完整的邮政网点。1899年,“上海大清邮政局”改名为“上海邮政总局”,8年后邮政总局的办公地点由原址迁入北京路9号的“新厦”。
1911年5月,清朝当局设立邮传部从而取代总邮政司。从此,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经营的部门,而海关亦结束了长达30多年的邮政代管业务。同时上海邮政总局改名为上海邮政局。1913年再度更名为上海邮务管理局。
1911年底,上海邮政局向英国订购了100辆蓝苓脚踏车,每辆脚踏车60银元,自此上海邮政开始进入车辆投送邮件的时代。
建造邮政总局大楼
1912年后,邮政业务进入中华邮政时期。1914年,中华邮政成为万国邮政联盟的成员,上海邮政总局被指定为国际邮件互换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国际邮件进出口中心。随着邮政业务的快速扩展。位于北京路的原址已经不敷使用,于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决定兴建一座新的大楼,同时为了逐步削弱外国人对于中国邮政业务的干涉。
由于各有各的算盘,中国政府与两任上海邮务管理局邮务长英国人里奇(W.W.Ritchie)和史密斯(F.L.Smith)就新总局大楼选址问题产生分歧。中国政府希望籍此机会将大厦建造在毗邻上海北站附近的华界之内,而里奇和史密斯则反对中国政府的这一提议,因而新厦的建造被迫搁置。1920年,英国人希乐思(C.H.Shields)接替史密斯成为上海邮务管理局的邮务长,同时兼领新厦建造的总负责人之职。他执意将新厦建造于公共租界内,并提出两点理由,一是“公共租界”地价相对便宜,二是所选新址离邮政总局租用的码头和北站都相对较近,最终中国政府让步,邮政总局新厦决定在新改建完工的四川路桥北堍。
1922年2月,上海邮务管理局购得规划内的四川路桥北堍9.727亩土地,同时拆除购得土地内的旧屋集美里。同年12月大楼正式开工建设,两年后的11月,邮政总局新厦竣工。12月1日,上海邮务管理局正式由北京路迁入北苏州路办公,同时对外营业。
现状
上海邮政总局新厦自投入使用后,巩固了上海作为全国邮政重要枢纽中心的地位,同时也促进国内和国际邮政业务的发展。而大楼自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与外滩建筑群遥相呼应的一座建筑。1989年9月,它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上海市邮政局根据《文物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邮政总局大楼的相关损坏部分进行一次性恢复性大修和加固,同时利用邮政局大楼中庭、天台和部分楼面改建成上海邮政博物馆。目前,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内共有一个营业厅即四川路桥邮政支局和一个博物馆即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邮政局_上海邮政总局 -大楼布局
邮政总局入口
邮政总局大楼建筑总面积为25291平方米,建筑高度为51.16米(不含旗杆高度),整体
建筑为“U”字型,共有地面建筑为4层,地下室为1层,大小房间187间。
邮政总局最为标志性的一点,便是耸立于东南角正门处的钟楼和塔楼。其中钟楼高13米,正面镶嵌有直径达3米的大钟,钟楼基座两边各有一座水刷石粉面的火炬台雕塑。而塔楼则建于钟楼之上,高达17米,顶端另设置高8.2米的旗杆,塔楼两旁则各有一对希腊人物雕塑群像。
上海邮政局_上海邮政总局 -建筑风格
上海邮政总局中庭
大楼除了外部雄伟壮观,同时内部装潢设计也显得极为庄重和典雅。尤其是由正门处经由门
厅拾阶而上后进入的二楼营业大厅。曾经享有“远东第一大厅”的美名。大楼底层和二层为营业厅负责收发国内和国际信件包裹,而三层为邮政总局的相关办公部门,顶层则为高级职员宿舍。另外地下室是包裹分拣封发部门,中庭天井为装卸往来邮件包裹的场地。1987年,分拣中心迁出大楼。
大楼整体风格为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国家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主体参照英国古典建筑风格,融合了罗马式的大型科林斯立柱和巴洛克式钟楼。其中大楼主立面即南面和东面以及东北转角处共设有19根高数十米的罗马科林斯柱。而主立面上,墙面使用了细粒水刷石粉面,而北墙则是经典的机制红砖墙,整体具有很浓郁的英国风情。
上海邮政局_上海邮政总局 -相关事件
命名
大楼在建成之时,英文名为“Shanghai District Headpost Office”,汉语即为上海邮政总局,该英文名由工部局确认和批准。但是官方的汉语名称,则反复过多次,尽管上海邮政总局只使用了12年,却为大众所接受,同时也确定了汉语中post对应词汇为邮政而非邮务。因而当1913年上海邮政局更名为上海邮务管理局之时,普罗大众基本没有采纳官方的名称,而是仍旧沿用旧称即“上海邮政总局”。1928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召开的全国交通会议上,与会者对邮务一词提出异议。所以在1931年,上海邮务管理局重新更名为上海邮政管理局。时至今日,尽管正式名称为上海市邮政局大楼,但是公众、媒体仍旧称之为上海邮政总局大楼,由此可见这个名称深入民众。
钟楼雕像
人物雕塑一组,分别手执火车头、飞机和通信电缆,原件毁于1966年,现件为1999年依原件石膏模子复制而成
塔楼两旁有两组不同的雕像,这两组青铜雕像是邮政总局的标志之一。东方的一组雕像,为分别手持火车头、飞机和通信电缆的人物,分别象征交通通信事业。而南方的一组雕像则为希腊神话人物,中央的是被称为通信之神或者商神的赫尔墨斯,左右则为爱神厄洛斯和阿佛洛狄忒,代表邮政事业是连接人类感情的纽带。不过塑像的原件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幸被毁之前,由一位美术学校的学生用石膏偷翻了模子,当文革结束以后,在邮政总局大楼翻修过程中,根据这对石膏模子,重新铸造成和原件一样的复制品,也就是今天依旧设立在塔楼两侧的铜像。
上海邮政局_上海邮政总局 -历史发展
在上海南市城隍庙右侧有一条小街,名叫馆驿街。今天,居住在这条街上的人很少有人能说出小街取名的由来,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上海市区最早的邮递通信机构所在地。
英国驿务署
上海邮政总局
1861年,英国擅自在上海英租界设立邮局,称为“英国驿务署”,又称“大英书
信馆”。此后,法、美、日、德、俄五国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相继在上海设立邮局,称之为“客邮局”。这些所谓“客邮局”援引本国的邮政章程,贴用本国的邮票,盖用本国文字的中国地名戳,不仅收寄本国侨民的邮件,还公开办理中国人交寄的国际邮件。
此外,上海英租界工部局还单独设立邮务机构,名为“工部局书信馆”。
清政府试办邮政
1878年,经清政府批准,上海江海关在原先兼办邮递业务的基础上,开始试办邮政,在外滩海关大楼后院设立了对外经营邮政业务的江海关书信馆,两年后改称江海关拨驷达局。
在海关试办邮政14年后,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委派海关总税务英国人赫德兼任中国大清邮政最高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