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生平,兹比格涅

兹比格涅夫・卡济米尔兹・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1928年3月28日-),出生于波兰华沙,波兰犹太裔美国人,地缘政治专家,以极端反苏着称,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美国-中国协会副主席,作家、民主党人。代表作品有《永恒的清算-苏联极权主义下的统治》等。

布热津斯基_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生平


布热津斯基

1928年3月28日生于波兰华沙。父亲是波兰外交官,1938年由于父亲职务调动,随父母到了加拿大。次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德联合第四次瓜分了波兰,1945年以后波兰成为苏联卫星国,这些变故让布热津斯基从小就埋下了仇恨苏联的种子。

学界

1953年从加拿大移居美国,1958年加入美国籍。1949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经济和政治系,1950年获硕士学位。195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3-1960年在该校俄国问题研究中心和国际问题中心任研究员、讲师、助理教授。1960-196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62-1977年任教授,并任该大学国际动态研究所所长。1960-1977年是俄国问题研究学院成员。1961-1962年任当代中国问题研究联合委员会和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1962年以来是国务院顾问和兰德公司顾问。

政界

布热津斯基有丰富的从政经历。1961年任肯尼迪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也是约翰逊总统的科学顾问,1966-1968年任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委员。以后又为汉弗莱和麦戈文竞选总统时充当顾问。1973-1976年任欧、美、日三边委员会主任。他政治生涯的顶峰是出任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70年代末美国外交政策的实际操控者。布热津斯基因在1978年中美正式建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而在中国也十分知名。1981年起任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迪安-威特-雷诺兹公司国际事务顾问。1987年3月起任美国-中国协会副主席。1994年5月在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工作。曾获总统自由勋章。

棋子

布热津斯基之所以能“学而优则仕”,关键的原因是他和金融垄断资本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英、美等国,国际垄断资本通过资助的秘密精英社团来操控国内政治已是不争的事实。从19世纪末英国的塞西尔・罗得斯圆桌会议、到一战后由美国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精神教父”豪斯创建的外交协会,再到1954年成立的汇聚欧美精英的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秘密精英社团不断发展,对政府的影响力不断增强。70年代初,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以金融寡头大卫・洛克菲勒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找到布热津斯基作代表,在外交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三边委员会,吸收美国、西欧、日本的大银行家、工业资本家、政府要人和学界精英参加,定期开会,协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同时通过由委员会构筑的关系网,向各国政府输送他们的代理人,以达到控制各国政府,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目的。

失败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生平,兹比格涅

正是布热津斯基于70年代中期发现了当时任佐治亚州州长,原为花生种植场主的吉米・卡特,推荐给戴维・洛克菲勒等寡头。在国际金融资本的操纵下,本默默无闻的卡特在1976年的总统大选中一举击败民主党内众多候选人和共和党在职总统福特,成为美国第39 届总统,而布热津斯基则被任命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实际操控美国的对外政策。他对苏联的强硬态度有所缓和,在美国和苏联签订的几项重要协定中,布热津斯基发挥了很大作用,包括1979年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但到卡特政府卸任前,美苏关系迅速恶化,苏联取得了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和阿富汗,尽管由于他的伊朗问题上的失误,抛弃伊朗巴列维国王,放纵霍梅尼政权上台,使美国失去了中东最大的一个同盟国,处境艰难,他仍主张对苏联在非洲和阿富汗的行动作出强烈反应

卡特被认为是战后最无能的一位总统,在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下,只任满一届,便在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的炮轰下便黯然下台,在备受诟责的卡特政府中,布是最得不到民众好感的阁员。因此,他离开政坛后保持低调,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去教书。但一直没有放弃试图在幕后操纵美国政治的企图。但他名声太臭,各界民主党领导人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翻身

由于他在仇恨心理下曾诅咒苏联会崩溃,苏联解体后,一时成了先知性人物,多少为他挽回了一点名声。他写的一系列书。如《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大失控与大混乱: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等成了畅销品。他也频频出击,发挥了一把预热。

布热津斯基_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人物着作

着有《永恒的清算-苏联极权主义下的统治》(1956)、《苏联集团的统一与矛盾》(1960)、《苏联政治上的思想意识和权力》(1962)、《政治权力-美国与苏联》(1964)、《避免政治瓜分》(1965)、《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1970)、《脆弱的花朵:日本的危机和变化》(1971)、《美国处在敌对的世界中》(1976)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10103/11499.html

更多阅读

续写屠格涅夫的《麻雀》 屠格涅夫的麻雀

猎狗被主人带走后,老麻雀小心翼翼地把小麻雀弄到了自己的背上,使出了全身的力气,颤颤巍巍地慢吞吞地飞上了树,她大口地喘着粗气,关切地问小麻雀:“我的小心肝,你有没有受伤啊?那个大猎狗有没有吓着你啊?用不用妈妈带你去看心理医生?”小麻雀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大棋局txt

中文版序:1997年已近岁尾时刻访问美国,有机会和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博士晤谈。我告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同行已将他的新著《大棋局》译成中文,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听后非常高兴,并希望向中国的读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读屠格涅夫《初恋》有感 麻雀阅读答案屠格涅夫

“这就是爱情,这就是一片痴情......只要您真心爱着对方,您就能忍气吞声。”这是男主角看到他的父亲鞭打他的初恋情人后一幕后最深的感触,也同样深深印在我的心底。 十六岁的男主角奥罗佳爱上了邻居,一个没落家族的女儿二十一岁的齐娜依

声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生平,兹比格涅》为网友哥只抽乀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