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末年,依傍锦江祖庙,儒生聚徒讲学,建立文昌书院(坐南朝北),清代易锦江书院名为锦江书院。清代监察御史江春霖曾到此与锦江文人聚会、讲学。
文昌书院_锦江书院 -历史进程
锦江书院书院大门楹联石刻“卓尔超罗山第一,豁然见云路三千”等文物至今保留在锦中校内。青石台墀图案“凤在上龙在下”的雕刻风格,生动地见证了清代慈禧太后掌权的史实。书院后有一片园地,桃树成荫,绿竹依依,中有突兀岩石,传说是岱帽山蜿蜒而来的“龙脉”,在此地留下的“龙鼻”和“龙眼”。书院西侧是座大石崖,站在石崖之巅,尽收江口九里风光。每逢三春时节,沃野九里、春郊麦浪、雨堤烟树、瓜圃笙歌、古寨夕阳等一幅幅美丽的天然画卷,令人流连忘返。清代诗人林舟聿盛赞:“遥望锦江入画图,阑珊春色赛姑苏。野花浓艳游人醉,紫陌香泥润若酥。”民国后期,时任国府主席的福州人林森,应江口海星籍国府要员蔡宣之邀,登临罗星顶,从南往北眺望,只见碧蓝的海水、淡黄的油菜花、油绿的麦浪和绯红的桃花,形成色彩斑斓、相映成趣的天然景观,性情清雅的林森挥笔亲题“莆田二十四景之一,锦江春色”。大自然和历史的丰厚馈赠,使罗星顶成为了远近驰名的一块人文沃土、育人圣地。
文昌书院_锦江书院 -文化底蕴
承载千年古镇的历史积淀,锦江中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址罗星顶曾是古代先民的栖息之地,学校礼堂动工清基时,发现成堆的印纹陶片、石斧、石簇等大量文物。罗星顶是古代军事要隘,宋代曾建有迎仙寨。清
锦江书院乾隆《莆田县志》载:迎仙寨在县东北待贤里,建于宋熙宁四年(1071)。当时迎仙寨城周围150丈,广1.3丈,垛308窝,有店铺8间,寨门2个。据《福建史稿》载:明代倭寇猖獗,迎仙寨在防御外来侵略中起了重大作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农历九月,抗倭英雄戚继光率部驻扎此地,当日擒敌1600多人。相传,在戚继光重创倭寇的黄石林墩战役中,部将曹大金奉命在迎仙寨拦截逃敌。曹将军在身负重伤之时,擂起庙里祭祀用的社鼓,鼓励战士奋勇杀敌。附近的乡亲们听到鼓声后,也纷纷赶来助战,终于消灭了这股倭寇。后来,又有大量倭寇进扰福建,同年十一月倭寇攻占了兴化城。总兵刘显从江西入闽,驻扎迎仙寨,作为收复兴化府的前沿阵地。明崇祯八年(1635)冠淮重修迎仙寨,还建有锦江祖庙(坐北朝南),奉祀一殿真君与天上圣母。
文昌书院_锦江书院 -薪火相传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作为莆田四大名镇的江口,仅有不多的几所小学校,而没有一所中学,江口子弟上中学必须到涵江中学(今莆田六中)就读,多有不便。乡贤李仲方、卓仲贤、李冠东、王步溪、、蔡文耀、陈振夏等人决心创办一所中学,以便江口子弟就学。当时正是抗战末期,南洋已被日军占领,侨汇断绝,他们只好转而前往福州、上海等地向商家募集资金。在福州得到了时任福建省商会会长的蔡友兰先生的大力支持,终于在1944年罗星顶上借用锦江祖庙(真君殿)和锦江书院房舍,创立了江口第一所中学。建校之初,这所中学依托涵江中学,称涵江中学江口分校。1945年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定名为“私立莆田锦江初级中学”。校名勒刻于碑,由清末莆田最后一位举人张琴题写。抗战胜利后,南洋交通恢复。旅居海外的乡亲积极关注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印尼商会会长林文祥积极发动旅印福莆仙同乡,组成“锦中建筑校舍委员会”,陆续募集资金。1947年,一百多位印尼华侨筹资捐建了四合院(宿舍26间)、一字楼(教室8间)、吧城堂(礼堂1座),占地面积2544平方米,学校初具规模。礼堂以印尼首府“吧城”命名堂,牌匾“吧城堂”显赫大字由莆田县国民党议员林剑华(著名科学家林兰英之父)书写。“吧城堂”融合了传统“歇山”式和日本“和风”式建筑风格,是现存为数不多的中外合璧的建筑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也成为了海外侨胞兴学襄教的标志性建筑。1953年学校转为公办,1960年开办高中部,1968年更名为莆田江口人民中学,1974年更名江口第一中学,1980年校名恢复为莆田锦江中学。2001年学校通过三级达标验收,晋升为省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