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衬出双清庄的清幽安静,以至于把溪流声音听成暴雨声;也说明尘世的纠缠让我们的听觉也失去辨别能力。
天目袁宏道_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作者资料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公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满井游记》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袁宏道生于湖广公安(湖北公安)。北国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游兴。文章的第一段,就写了这种欲游不能的苦恼。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这对北方人来说本不足为奇,但对一个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却是不可忍受的。作者从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则是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了。一个“余”字,一个“犹”字,两相映衬,把寒流不肯罢去的情状描述无遗。那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描绘:“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这样恶劣的天气,只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从“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看,作者不知做过多少次尝试,都无奈而归。
天目袁宏道_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原文信息
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霁。
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篑起。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
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
天目袁宏道_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翻译信息
一连几天的阴雨,让人十分苦闷,到了双清庄的时候,天色微微放晴。双清庄在山脚下,有很多僧人住于此处,僧房很是干净整洁。溪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声音,整晚都传到耳边,石篑睡梦之中以为又下雨了,愁闷至极,于是不能安睡。第二天早上,僧人准备了茶饭,来叫石篑起来。石篑叹气道:“下了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去呀,只有躺在床上神游罢了。”僧人说:“天已经晴了,风和日丽十分美丽,那是泉水的声音,不是雨声。”石篑开怀大笑,急忙披了衣服起来,喝了几碗茶,便一起走了。
天目袁宏道_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注释
1.天目山:在浙江临安县西北,双清庄亦应在此处。
2.石篑:作者的朋友,陶石篑
3.糜:稀饭
4.精:精洁
5.彻夜:整夜
6.啜:喝
7.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人,明代文学家
8.寐:安睡
9.茗:茶
10.诸:众,各
11.苦:苦闷
12.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天目袁宏道_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创作目的
反衬出双清庄的清幽安静,以至于把溪流声音听成暴,雨声;也说明尘世的纠缠让我们的听觉也失去辨别能力。
文中山僧“ 邀石篑起” ,而石篑为什么不愿起来呢?
他以为外面的溪水声是在下雨,所以觉得下雨如此之大无法回去,还不如在这躺着睡觉。
作者极力刻画有人情绪的变化,使文章富有情趣,并且天目山的美在友人的情绪从期望到失望又到兴奋的变化中,已呼之欲出。
天目袁宏道_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阅读小助手
一个“余”字,一个“犹”字,两相映衬,把寒流不肯罢去的情状描述无遗。那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描绘:“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这样恶劣的天气,只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从“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看,作者不知做过多少次尝试,都无奈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