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原为建设部直属最大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2000年10月1日,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完成科研成果2176项,主编标准、规范453本,其中荣获国家奖91项,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4项,获得专利163项。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_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简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原为建设部直属最大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2000年10月1日,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始终以促进我国建设事业的科技进步为己任,面向全国的建设事业,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行业所需的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究;承担国家建筑工程、空调设备、电梯和化学建材的质量监督检验和测试任务,努力为建设事业的发展服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_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前身(1953年--1956年)

建筑工程部为了加强建筑材料的试验研究工作,于1953年10月,决定以建筑工程部设计院的建筑材料试验室为基础筹备建立研究所,当时仅有副所长1人和40名职工,其中工程师仅3名。办公地址由北京东四山老胡同搬到西郊百万庄。开展一些普通建筑材料试验,并接受委托试验任务。1953年12月16日,建筑工程部决定正式成立“建筑技术研究所”。1954年7月,建筑技术研究所的职工队伍发展到70人。1955年初,机构、人员不断充实,增至170人,开展了14项专题研究工作,办公地点由西郊百万庄迁到北郊安外小黄庄。

开创时期(1956年--1966年)

1956年,建筑工程部为了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建筑技术研究所的领导力量和高级技术人才得到充实,开始接受国家统一的试验研究任务,开设了12个专题研究项目。1956年5月1日起,将“建筑技术研究所”改为由部技术司领导的“建筑科学研究院”。1956年10月,建筑工程部将建筑科学研究院改为由建筑工程部直接领导,并将原建筑组织与机械化施工研究所并入建筑科学研究院院。1958年,院所属机构进一步充实和发展,设有加筋混凝土结构室、综合结构室、建筑材料室、地基基础室、城乡规划室、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建筑理论与历史室、建筑物理室、采暖通风室、施工组织室、建筑经济室、市政工程研究所等12个研究室(所)。 1965年5月,建筑工程部报请国家科委批准,决定将建筑科学研究院与部科技局合并,作为管理机构,对外用科技局和建筑科学研究院两个单位名义,统一管理部的科学技术工作。

科技体制改革以后(1983年--2000年)

1983年,重新调整后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立了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抗震、空气调节、混凝土、建筑物理、建筑机械化以及电子计算中心等研究所和建筑机具厂。1984年,在中央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筑业体制全面改革的推动下,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始了科研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1984年,在完成国家和部委下达的重点科研任务的前提下,承担了横向合同(指科研以外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258项,工程应用收入达175万元。在当年召开的“全国建筑科技成果交流交易会”上,建筑科学研究院送展的68个项目中,有28个项目获得“1984年全国建筑成果奖”,占双交会项目的10%。1985年,院的改革是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开始的。通过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以推行有偿合同制和课题承包制为突破口,探索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途径。当年技术合同产值509万元,三年后突破1000万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改企转制(2000年--现在)

2000年10月1日起,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成为中央直属的科技型企业。改企转制后,建筑科学研究院继续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如负责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设计理论研究中的三个课题、国家“863计划” CIMS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CFG桩施工设备的工业性试验研究、散热器恒温阀及热量分配表、供热水系统温控及热量计费应用技术、蓄冰空调关键产品和技术、节能建筑达标评审用软件、QBT80/45起重布料两用塔机等“九五”科技攻关专题和国家重点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专题,均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_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图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_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研究领域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涵盖了建筑结构、工程抗震、地基基础、建筑物理、住宅体系及产品、智能化建筑、建筑CAD、建筑环境与节能、建筑机械与施工、新型化学建材、建筑防火、建筑装修等专业中的79个研究领域。

建筑结构

预应力技术、高层建筑结构技术、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建筑结构检测与评估诊治技术、建筑结构模型试验与测试设备、建筑结构领域基本理论研究、钢筋连接技术、钢结构技术、幕墙技术。

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设计、特殊土地基的研究开发、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桩基技术的研究开发、高层建筑箱筏基础设计的研究、深基坑支护的研究开发。

工程抗震

在强地震地面运动方面、在震害调查方面、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方面、国家标准规范编制方面、在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方面、在结构振动检测与试验方面、在隔震与减震方面。

暖通空调

高精度恒温、恒湿环境技术、空调设备与技术、空气洁净技术、智能建筑技术、暖通空调实验室技术、供热与通风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热泵技术及应用、水力平衡产品和技术、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暖通空调和自控检测技术。

建筑防火

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施工和维修综合技术、建筑构件耐火性研究和测试技术、火灾后建筑损伤鉴定及加固技术、建筑材料对火反应特性研究及测定技术、建筑防火设备综合功能的测试与研究、性能化的防火设计和安全评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_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科研成果

变截面刚构分析 1956年中国科学院奖

四块组合型双曲抛物面扁平壳的内力分析 1964年国家发明创造四等奖

四块组合型双曲抛物面带肋扭壳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 1974年国家发明创造四等奖

大板住宅建筑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毛主席纪念堂工程(建材、物理、空调、抗震所参加)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首都体育馆(空调所参加)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装配式大板住宅建筑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携带式单油路镦切两用机 1981年国家发明创造三等奖

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 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组合型扭壳的有矩理论设计法及连续扭壳结构 1982年国家发明创造四等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10103/10657.html

更多阅读

2015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招聘公告 北京电力公司招聘公告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电网规划分析及安全控制技术、输变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配用电技术以及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社

铁道科学研究院于1950年3月1日成立,是我国铁路行业唯一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研究院,2002年由国家事业单位转制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咨询等业务为一体的铁道部直属大型科技企业。铁道科学研究院以促进中国铁路科技进步为己任,坚

食品安全的守门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无论是对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的检测,还是对“5·12”大地震后的救灾食品安全检测,亦或是对奥运食品安全检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作为检测事业的国家队和排头兵,承担了大量的科研和检测任务。     作者:李颖   2008年是不平凡的

奥巴马告别演讲 中国 中国建陶,何时告别脆弱

一、百舸争流谁先行?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作为建材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建陶市场同样卷入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大潮。由于行业特征,中国建陶的竞争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十分低级。品牌、市场细分、定位对

声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为网友聆听只为你的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