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半玩伴学”的家长群中聊起了这篇文章,初看标题,属于煽动性的标题党,本来在朋友圈中看到转发时并没有打开,后来在群中引起讨论,就打开了文章,但实在很难坚持把文章读完。当时我发表的观点是:“看到这种文字我觉得都看不下去,没有论据,只是在利用阅读者的情感,然后往自己想说的方向走。”“我觉得这文章太混乱了,除了一个题目,不知道他东扯一枪,西扯一枪,哪些是来证明他的观点的,哪些纯粹是泄愤。”
但后来还看到有朋友转,有认为说的挺有道理的,我表示疑惑不解。周就末想何不拿这篇文章学习学习“批判性思维”,按《学会提问》一书来简单剖析一下。
-《学会提问》P13
先看最重要的论题,论题是什么?文章长篇大论,但一大半是教训人的无关内容。从题目“您没钱,就不要掺和这事了”来看,没钱,不要掺和,不要掺和什么?我后来查看作者“由得林洛斯”的微博,原文标题为[](更生猛,相对来说环球时报的标题还算缓和了),再结合文章理解论题是“没钱是否可以参与教育改革问题的讨论?”
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正确?姑且按这个论题理解,那么问题是:
第一,什么是没钱?怎么定义范围?文章中有“有钱人家”、“普通人家”、“屌丝家长”、“兜里没钱,教育资金相当匮乏的普通人”诸多称谓,但却没有一个粗略的范围。
第二,教育改革的范围?要讨论的教育改革范围有多大?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还是仅仅指中学校教育中的减负?
所以,首先论题就极度不清晰,原本从这里之后就可以退了,别再看了,纯粹属于浪费时间,因为因为你即使想争辩也不知该争辩什么呀。我硬着头皮自己再进一步假设论题为:普通家庭是否可以参与有关中小学教育减负问题的讨论?(对不起,我还是不知道普通家庭指哪些,大家只能按自己内心衡量了,年收入在5万,10万,50万,100万,500万,5000万以下皆有可能,一个人或一家人都有可能,真不知道文中举例有钱代表某公司老总属于什么层次,也真不知道作者自己属于哪个层次,按作者敢于发表话题来说她本人应该属于有钱一族了吧)
结论比较清楚,是不需要,结合论题就是“普通家庭不需要参与中小学教育减负问题的讨论”。
那么理由呢?记住: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很多时候,大家看文章其实并没有细看文章的逻辑,而只是在于你自己内心就因为某一点契合,而忽略了对文章做合理的分析判断。
要提取这篇文章的理由更累,因为文章闲话废话太多,比如前面长篇铺垫的作者给小姑娘做家教的故事,作者只是表达了如下两个观点:
- 有钱人孩子不觉得读书苦,没钱的家长孩子成绩不好就抱怨老师和学校。
- 有钱孩子不论教育改革如何变化,都能得到比平常人更好的教育。
再其次作者大段大段的话都是在玩伎俩,精心挑选词汇引发情感共鸣,希望读者的情绪反应,而促使支持她的结论。这是典型的“诉诸感情谬误”,(诉诸感情谬误指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感情有害怕、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学会提问》P120)这种谬误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恶语中伤,属于一种人身攻击,主要通过引起人们不好的感情联想的言辞来给人戴帽子,试图诋毁别人。
比如微博上和陌生人争辩的故事,“她这种人根本就具备太多社会竞争力,到了年纪卖个子宫也可以组个家庭活下去”,还有诸如“动辄就怕别人洗脑的煞笔”,“屌丝家长”,“这些凡人的思维总是很奇怪”,完全是人身攻击,参照对比用词:恰恰就是兜里没钱,教育资金相当匮乏的普通人,老是叫嚣着要取消这个那个,反而是有钱人家的小孩,默默说一句:“我觉得这些是很正常的啊”,这样的词语使得反对的人强烈反对,认同的人又会极度认同,但相同的特点是大家都忘记了理由呢?推理呢?
拿前面说的两点,第一点“有钱人孩子不觉得读书苦,没钱的家长孩子成绩不好就抱怨老师和学校。”这和论题有关系吗?第二点“有钱孩子不论如何变化,都能得到比平常人更好的教育。”是否能成为普通家长不要参与教育改革讨论的理由呢?
在文中作者试图说明结论的主要理由:
- 减负前的学科内容和强度正常人都可以接受。
- 减负后普通家庭由于投入的财力和能力不够,差距会更加拉大。
- 考试是公平的。
好吧,到了这里我发现作者所说的教育改革,已经缩小到了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减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自己假定把论题缩小为“普通家庭是否可以参与有关中小学教育减负问题的讨论”的原因,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论题中有关“减负”的含义又不清晰,减负就是指的提前放学,少布置作业吗?还是涉及素质教育的层面呢?不知道作者是否教育方面的专家,从微博介绍看是作家,从文章看做过家教,而作者在文中最后有一句是“你们知不知道现在初等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什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无法知道他想说的初等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什么。
参考人民网的文章[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人民网],它所提到的中小学教育改革:一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实行“素质教育”;二是改革重点学校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矫治越来越严重的“择校热”和高昂的“择校费”。时间距离现在长了点,但可见教育改革其所涉及的范围并非一个减负所能涵盖。
再回到作者所列的几点理由:
- “减负前的学科内容和强度正常人都可以接受”。没有出处,纯粹个人感受,另外即使能接受是否就不再需要做教育改革了呢?
- “减负后普通家庭由于投入的财力和能力不够,差距会更加拉大”,“考试是公平的”。这一类属于典型的“诉诸公众谬误”,大家都感觉上觉得“考试是公平的”,其实并没有对此有过仔细的分析和思考;还有就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比如在说明“减负后普通家庭由于投入的财力和能力不够,差距会更加拉大”中,作者采用了两个例子,一是普通家长无法解决接送时间问题,二是公立老师不再好好上课,家长又请不起私教,似乎减负之后就肯定如此,中间就不能有任何其他作为了。
模糊不清的论点,完全经不起推敲的理由,充满攻击的语言。这样的文章怎么会受人欢迎?
我从群中摘出讨论时家长朋友们提到的认同点:
“什么都是付出才有可能有收获。”
“教育从来就不是‘小孩自己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事情。”
“不管你们怎么不喜欢体制,或者觉得自己的环境有多么艰难,但是至少要获得选择的权利,而不是等着这个社会来选择你们。”
看这三点文字本身都没什么问题,有些说的或许正切合心理,但我想说的是,这三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论点有关系吗?
- 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是要付出才能有收获的。谁说到了素质教育,减负就不需要再付出和努力了?
- 没人说教育只要小孩自己努力,用小乐的话来说: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配合,才能达到一个完美的效果。
- 要想获得选择的权利,或许需要更多的参与到教育改革的讨论中去,那才是更高层次的参与。
如果仅仅是在一篇充满煽动性语言,不知所云的文字中夹杂着几句和观点无关的“正确”的话,这样的文章是毫无价值的,感觉有压力是因为说中了你内心的一些担心,但与其花时间看这类文章,还不如针对自己的担心去了解靠谱的分析文章。这篇文章或许唯一的价值是拿来作为学习“批判性思维”的一个例题。而对这类文章的热门传播,我个人觉得是一种悲哀。或许此类文章受欢迎,并在环球时报公众号上刊出,也正是通篇要你安守本分,接受现状,即使提出来“不管你们怎么不喜欢体制,或者觉得自己的环境有多么艰难,但是至少要获得选择的权利,而不是等着这个社会来选择你们”,也只是要你老老实实在环境内往前挪一步而已。
参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