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紧迫的不良贷款形势,最近找了很多检查和处罚通报来读。尽管这些内容都是事后行为且不乏推卸责任的动机,但是银行三查懈怠和长期的重贷轻管,无疑难辞其咎。
(在这里我把三查顺序倒过来叙述更方便反思,非信贷人员阅读不便还请见谅。)
一、贷后管理的懈怠。重贷轻管,贷后缺失一直是银行这个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尽管商业银行普遍借助系统自动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但对于复杂的信贷实务还远远不够。
去年有多笔业务在续做时才突然暴露问题——有的已经停产数月,有的股权转让公告良久,有的厂房推倒就等政府补偿。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可偏偏事实如此,这些企业不单每期的贷后都是一切正常,报表还一个劲累销售增长。在我看来内在原因是客户经理风险意识过于淡漠。上面这些案例中,把行长、科长、客户经理找来,有的出问题了还没去过企业,有的拿出另一套报表早已连年亏损,还有的直言企业之前承诺能拆钱还款于是他们“省事”不报。更为令人心寒的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行长和客户经理们依然是“企业说没问题”、“老板个人有实力”、“负责人承诺还款”诸如此类的论调,让我不禁怀疑本行近乎严苛的问责处罚制度是否仍然不够威慑。坦白讲,这样的人去化解不良我不放心,他们再报其他业务我更不放心。
二、贷中审查的局限性。作为一个审查人,我一直主张风险前置,审查人员一定要走到一线看实际的东西。关于这点我和历任领导都有过交流,他们都认同我的看法,但也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自我保护。审查人工作强度摆在那里,支行两个月都没摸清的东西怎么指望审查人两小时搞定,现有模式下审查人主动走出去只能是分黑锅。所以更多时候只能借助各种间接信息帮助审查判断。
另一方面,是业务的后推力。有时相熟的客户经理来报业务,说到业务诸多问题时表示来自行长压力很大,我也会安慰他们平静看待,存量业务里还有更深的背景和更差的业务。
去年此时,一个业绩非常突出的支行报来一个新客户。乍一看财务、产能、产品还都过得去,但是恰好我当时业务不忙,又加之和支行私下关系很不错,就非常认真的做了这笔审查。这一细究,首先企业多头授信,他行业务使用的担保公司业内口碑不佳;第二企业经营理念有所偏差——该行业(上过某年315晚会)主要市场份额由大品牌占据,通过压低原料成本和贴牌外包生产盈利,低端市场存在大量假冒伪劣,这个客户不知名的品牌却定位一线的工艺与价格,很容易把自己拖死;第三企业2014年规划里有一个新的产品线投入,但是综合判断已经不再具备融资潜力,资金预计要出问题。综上,我找到支行行长,明确表示不建议介入。
显然好心没有好结果,支行又是找我领导、又是找大boss,顺带搬出政府背景,终于搞定了审贷会。写批复时,我和boss字斟句酌、据理力争,最终写成了条件授信。于是放款时又是一番麻烦,最终各退一步,在支行做出若干书面保证的前提下,发放了审批额度的40%。一年过去了,这业务还几天到期,就这40%妥妥的要变成逾期贷款。虽然终究可以借助政府背景收回本息,对那家支行而言这几千万也不算什么,但是我仍然有点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持。
这里说的主要是审查简单民企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他业务背景之复杂,是内部也要讳莫如深的。总之审查会受到很多的影响和局限,并不能够对信贷业务形成强有力的管理和制约。
三、贷前调查的误区。先简单说个自己当信贷员时的事。当时的支行长风格软弱,支行业务一直不如人意,后来某大boss以促发展的名义介绍过来一个中介。实际一接触,不仅不上银行的道,还满是五毒俱全那套“江湖气”。简言之,我找到科长和支行长陈述利害,几经反复终究顶住了上面的压力,没有和他们搅在一起。这个老板后来凭他那一套也是做得有声有色,各行不良贷款遍地,自己倒是赚得盆满钵满,豪车里的小姑娘“业务员”也是换了又换,听说现在已经嫌中介慢,玩资金去了。有几家支行的小伙子听说跟他走的近,其中一个传闻里有那么几件事,最终去年的时候辞职回家了。
我想说的是,无论何时信贷人员都要学会说不(这也正是我信贷启蒙老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而我结算启蒙老师说的第一句是永远保管好自己的图章),哪怕你自觉人微言轻。行长出于自身价值的考虑不会轻身涉险。很多时候行长出去谈业务,或者各种关系找过来,不能在春风满面、觥筹交错间说出那句不行。信贷员不要因为一句“交给你办”就盲目的肝脑涂地,或者面对领导报喜不报忧、打掉牙自己咽,很多时候领导巴不得你找个冠冕理由拒掉。你顶个办事不利的锅,让领导在外人面前不失面子,算是为领导扛事。给领导做出一堆关系户不良贷款的,才是真正的天坑。
2015-1-20,午更。
目前问题贷款的爆发,银行自身是有很大责任的,甚至可以说是自食其果。银行业作为毛利润率很高的垄断行业,一直在媒体和社会上为大众诟病,但是繁华背后鲜有人提及的,是行业内部残酷的竞争环境。各大总行不断增长、细化的指标和大量跟风仿效的产品设计、营销模式,导致一线经营无序竞争、员工为指标疲于奔命。
市场上优质客户资源有限,对银行更不利的在于对真正资质过硬的企业,银行渠道融资并非首选。与各家银行不断做大做强形成对比的,是银行业在信贷市场、信贷客户培养方面的缺失。行长和客户经理们一边暗骂流失的客户忘恩负义,一面又去挖别人墙角。优质企业纷纷成为银行座上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导致企业盲目扩张、多元投资,最终因投资失败或下行期银行抽贷而成为银行无序竞争的牺牲品。竞争力弱、不具备条件的小企业通过担保、联保,包装融资;融资壳、投机者们面对银行的放贷冲动,也纷纷投其所好。银行面对指标压力,又抱着羊群心理,为自己种下祸根。更可怕的是,银行指标采取增量考核,这意味着很多在上升周期吞下的毒果子,到了下行周期依然舍不得吐出来,收掉了有问题的企业,还要急忙在市场上找一个新的把规模补上,却难免是别人刚刚甩掉的包袱,陷入恶性循环。在这一片虚假繁荣中,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生产型、科技型企业,受限于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与结算量,反而不能够满足银行的经营偏好而被拒之门外。
上面的吐槽负能量过大,实在缺乏管理层的战略眼光,令大牛们见笑,罪过罪过。还是说回业务老本行。短期流贷是授信最基本的品种,凭一份原料合同或贸易合同放款,受托支付、按季还息、一年到期还本。一个简单到不行的问题,什么样的生产或贸易,要恰好一年时间完成一次周转,回笼还款资金?所以说我们无论在合规性操作上如何完备,信贷资金在一年存续期的流向仍然是失控的。其他如票据、贸融,其实都存在贸易空转的问题,细节不必展开说了。
毕竟样本所限难免以偏概全,自己拢了拢这一轮问题贷款,发现问题贷款在资金用途上多少都是有瑕疵的。融资壳和短借长用自不必说,关联占款、副业投资也是比较好发现的,更容易放松警惕的,是所谓续贷和扩张性融资。续贷这件事,本质和借新还旧没什么区别,银行以此作为保留存量客户的有效手段,却极易忽视企业已无力全额还款的事实。这类企业要关注资产结构,流动性是不是都在靠银行授信支持,看一看结算流水还款资金是如何取得的。扩张性融资本质也类似,产能投入上去了,产品和市场怎么样?运营资金都靠银行来铺,资金链其实是很脆弱的。一旦市场变化,或是多头授信、民间融资出问题,正常贷款立刻就要出问题。话说到这似乎变成都不可以做了,目的仅是提示大家全面的关注可能的风险隐患。有问题的业务很多,每一笔都做成不良还了得?!客户经理和审查人员都应该学会掌握尺度,通过包括技术手段在内的各种方法控制风险。
稍带一句,做项目千万注重合规性,和政府打交道银行不单容易被忽悠,在行权时更是千难万难。最后,谁说项目贷款就不挪用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