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境内河流纵横,多坑、塘、洼,芦苇繁茂,这里是蚂蚱生长繁殖的好地方,因而蝗灾不断。历史上天津的蝗灾最严重时“蝗虫蔽天,食禾殆尽”。
天津人治蝗的方法是趁秋季蝗虫产子时,大量捕捉,用开水煮熟晾透,以备冬季食用。是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曾以其色、香、味俱全而风靡一时,吸引了众多的食客。蚂蚱即蝗虫,立秋季节,蚂蚱正肥,也是最好食用的时候。蚂蚱含无机盐和优质蛋白质,口味极佳,是秋后天津人餐桌上常吃的野味。清代名士周楚良的《津门竹枝词》中有:“满子呼来蚂蚱香,醋烹油炸费葱姜。不须刘猛将军捕,食尽蝗虫保一方。”这是对天津人治蝗经验的总结。
炸蚂蚱是极富津沽特色的食品,食蚂蚱是天津人独有的食俗习风。清末民初,天津风味菜馆也出售油炸蚂蚱,且做工精细,水焯晾干,油炸后脆香可口,葱花味浓,酱汁讲究,汁匀料足。往年销售时,多作为“敬菜”,颇受食客青睐。天津“二荤馆”和一般酒馆在立秋后,应时到节制作销售的炸蚂蚱,多作为应时酒菜上桌,为佐酒名品。
(爱华阅读配图)
旧时,天津卫街上售卖油炸蚂蚱的食摊极多,三个铜圆一大包,夹大饼食用非常鲜美,一般人家无论贫富,都会多买些当晚餐,街上亦有人挑大笼卖活蚂蚱,论斤卖。街摊比家庭讲究,个个满子,个头大小均匀,到冬天时价格自然贵出许多。天津人嗜食蚂蚱,而且将其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食品。家庭制作就简便多了,把蚂蚱去掉翅膀用热水焯过,用油炸至黄褐色,捞出后,在有酱油、醋、香油、葱、蒜的佐料中浸一下,再空干。吃到嘴里,酥、脆、香、鲜,味道极佳,再烙上几张热饼,揭开饼层,把炒好的蚂蚱卷起来夹在热饼中吃,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因此,天津卫留下了一句歇后语:“大饼卷蚂蚱——家(夹)吃去吧!”
天津卫旧时杂食之风甚盛,因资源丰富,无污染,食物多以绿色食品为主。而今日已非旧时味,像炸蚂蚱这样的野味,人工捕捉的少,而大部分是用农药杀死的,化学残留物过高,使食客敬而远之。若饭庄酒楼把住质量关,秋季购进人工捕捉的蚂蚱,像人们吃放心肉一样,相信蚂蚱这道野味食品又会重返餐桌,重新成为天津地方的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