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决策关系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下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国家最新环保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年国家最新环保政策看点1、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适时组织开展督察“回头看”。
2、继续加强环境立法,推进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
3、推进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影响和损失评估,支持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4、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极指导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14个省市完成此前划定任务。
5、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完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部署推进O3污染防治。
6、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散煤和小散乱污企业群治理、中小锅炉淘汰、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等工作力度。
7、深化机动车环境管理。
8、加强重污染天预测预报和预警会商,继续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
9、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以贯彻落实《水十条》为主线,督促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10、配合住建部门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推进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
11、指导各地开展2.8万多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12、各地工业集聚区要在2017年底前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13、全面实施《土十条》,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
14、继续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15、稳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16、加快排污许可制实施步伐,尽快形成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精简高效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17、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加强改革试点的协调指导、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
18、制定相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2017年环保深度解读2017年全国两会热点环保
聚焦两会议题:“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
近年来的两会舆论场中,如果找一个与中国国土上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个话题非“环保”莫属。
过去的一年,“APEC蓝”一词因承载中国民众对清新空气的期待而远播四海,而今年春节期间,大江南北数十城市的PM2.5爆表,让“春节霾”成为舆论争议话题。
如何驱散雾霾,留住蓝天?这是近年来,民众对于全国两会环保议题的最现实关切。
其实,除了大气污染,去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近六成地下水水质差,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也写入党章。
但是,在应接不暇的环境污染数据曝光之后,中国的“美丽”愿景该如何变成现实?依旧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相关媒体报道
华媒:美丽中国要“驱霾”须敢于“割肉”
法国《欧洲时报》8日刊载社论指出,“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与环境矛盾的当今中国,治理环境污染就要敢于割自身“发展”之“肉”。
文章摘编如下:
在“中国梦”的构成中,“美丽中国”概念的分量越来越重。
两会开幕,“阴霾”压城,对领导层、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增加压力的好事。
以抗击“非典”名扬天下的钟南山院士的记者会上,“霾”也是唱主角。
钟院士称,北京近年肺癌发病率年增2.4%(吸烟致癌率稳中有降),罪魁也是空气污染。
2008年奥运会前后,北京空气质量极好,蓝天白云。
这就是说,只要有决策,只要倾力去做,就会有成果,治污染亦然。
就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所说“改革是割肉”,为“驱霾”,确实到了“割肉”的时候了。
治霾确实需割自身“发展”之“肉”。
其实,“割肉论”虽生于今年“两会”,但这种思维,已经存在于领导层的思路之中。
温家宝总理定位明年增长率,比国际经济学家预测的都要低,就是在向中国向世界说:要使“转型”之改革成功,要“割”GDP之“肉”。
那么,也就是说,要治霾,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要我们子孙后代比我们水更清山更绿,肺癌更少,身体更健康,经济发展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或少为。
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不仅是今天的中国,也是世界面临的挑战。
日前,法国在汽车业严重萎缩,大量裁员的危机背景下,法国政府环境部长还是提出要终结法国汽车业拳头产品—柴油车,就是为减尾气排放。
这对法国汽车业来说,恐怕说“割肉”都太轻了,不啻于自杀。
对此,工业振兴部长就没想通,认为代价过于沉重。
无独有偶:近日,法国三大汽车厂商异口同声,关欧洲工厂,与中国联手,做中国市场。
中国汽车业大佬们,也津津乐道于此。
但是,中国人“霾”中天问应该是:中国还有多少好空气,可消化外国车的尾气?全球汽车都觊觎中国的大市场,但中国大城市道路拥堵,空气污染,市场越大,钱赚得越多,前途就更加雾霾深重。
携新一代领导人改革之锐气,积30年改革成功之经验,有“执行力”傲视世界之政府,面对一个比欧洲更宽裕的“割肉”空间,此时不“割”,更待何时?
人民网:为了中国更美丽减排驱霾更发力
加大了力度环保引关注
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日本丽泽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