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党组织:
有一种力量,时间越久,越能充实我们的心灵。“见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漫步福建东山海滩,木麻黄树汇成的绿色波涛引人遐思。
《中国植物志》载:木麻黄是热带海岸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这种树,盐碱里扎根,风雨中挺节,挫折后重生。环境艰苦,愈砺其风骨;顶天立地,愈彰其底气。树是先锋,人更是先锋,品读谷文昌的事迹,“木麻黄品格”分外鲜明。
平心而论,谷文昌的人生起落不少。但越是困苦,越见本色。面对风沙肆虐,他没有退缩:“共产党人不能做自然的奴隶”;看到民生疾苦,他内心如焚:“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即使是下放当社员,他依然拖着坐“喷气式”、关“牛棚”落下的病腿,带着村民攻克了粮食难题,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谷满仓”。
顺境逆境看襟怀。“我是经过沟沟坎坎的人,但我始终坚定,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党,相信党组织”。无论任何岗位、任何境遇,谷文昌都牢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始终为群众谋利造福。就像木麻黄深深扎根于大地,心中有党,忠于使命,甘于奉献,正是谷文昌做事的底气、不变的信仰。
在东山,群众经常拿谷文昌比照后任领导,干部也习惯用谷文昌的口碑鞭策自己,榜样的力量所造就的“东山现象”,昭示着谷文昌精神的当代价值。现在,条件改善了,环境变化了,但宗旨丢不得、本色变不得。现实中,一些人出现了“身份迷失”。有的忘了党员身份,当官做老爷;有的无视组织纪律,有权就任性;有的放下责任担当,为官常不为。不少腐败分子更是在忏悔录中写道,丧失党性是根本内因。如何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用好权当好干部,依然是迫切而紧要的课题,依然需要谷文昌这样的明镜与标杆。
心中有党,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把公权姓公的权力伦理写在心中,才能不急求“显绩”、多创造“潜绩”,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像谷文昌那样“不沾公家一点油”,才能不为诱惑所扰、不为“围猎”所困;“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做到;凡是对党的威信有损害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做”,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绷紧宗旨意识这根弦,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穿越历史的天空,焦裕禄的焦桐,谷文昌的木麻黄,杨善洲的林场,构成了一道道精神风景。他们的人生轨迹虽然不同,价值坐标却高度一致——看轻权力、看淡名利、看重群众。走近他们,理解他们,“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有了更清晰的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立起精神上的定海神针,方能清白做人、坦荡为官。
直到今天,街坊邻居们依然记得那个“谷满仓”。他瘦高个子,身上经常穿着打了补丁的中山装,有一双起了茧子的大手掌,花白头发,见人总是带笑,没半点架子。在人们心中,谷文昌从未远离,就像一本常读常新的好书。“我们的事业需要有千万个谷文昌”,对共产党人来说,这是人民深切的呼唤,更是时代前行的步伐。
汇报人:
2016年6月15日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思想汇报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