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不过大雁怎么养,爱华网小编告诉你。
大雁的特征: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嘴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嘴甲强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全世界共有9种,我国有7种,除了 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 斑头雁和 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 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它们的行动很有规律,有时边飞边鸣,不停地发出“伊啊,伊啊”的叫声。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 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我国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例如“八月初一 雁门开,鸿 雁南飞带霜来。” 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南中咏雁》),“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 吕氏春秋》等。
大雁的饲养管理:
1.雏雁的饲养管理
温度的保障:出壳第一天的雏雁,需要36 ~37 ℃ 的高温,2 天以后每天降0.5 ℃ ,直至25 ℃ 左右。温度过低,容易导致雏雁患感冒等病;温度过高,使雏雁代谢过快,抵抗力弱,羽毛发育不全等。1 个月以后,可将雏雁从育雏室中移出,22 ~ 24 ℃ 即可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在夏季,2 周以后,即可白天放到外面育雏,晚上收回室内。判断雏雁育雏的温度是否适合的方法:观察雁群,如果雏雁活泼好动,自然分散,则表明温度正常;如果雁群聚集成堆,浑身发抖,则表明温度偏低;如果雏雁都张着嘴喘气,则表明温度偏高。
潮口与开食:雏雁第一次饮水称为潮口。主要是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出。最适当的时期是:雏雁出壳几小时,已能行走自如,有啄食手和垫草现象的时候。给雏雁20 ℃ 左右的温开水,让雏雁自由饮水3 ~ 5 分钟。饮水后就给雏雁开食。开食的食物是用清水淘洗并经浸泡过的碎米和切碎的菜叶,或全价颗粒料。碎米要浸泡2 小时。菜叶可用离苣叶、苦荬菜、白菜、生菜、菠菜等,碎米或颗粒料与菜叶比为1 : 2 ~ 1 : 3 。开食时间大约为30 分钟,以其吃饱为度。饲喂:1 ~ 15 日内,每天喂9 ~ 10 次,每次间隔约2 小时,饮水不应少于2 ~ 3 次,此时应防止雏雁打堆。喂食时间不应超过30 分钟,以防止雏雁受冷。
分群饲养:为了提高成活率,应将雏雁分群饲养。两周内,每平方米饲养雏雁20 只,每群30~ 50 只,群体和密度不宜过大。否则,雏雁会因挤压而造成死伤。15 天后,每群可增加到80 ~ 100 只。
放牧与下水:如果气温较暖和,室外气温达25 ℃ 以上,雏雁自两周以后可开始放牧,一般先放草坪、荒田,由其自由采食嫩草。开始放牧时,时间要短,路程要近。白天放收5 ~ 6次,晚上回棚饲喂2 ~ 3 次。3 周以后,可选清洁水塘进行第一次下水(如天冷可在21 日龄后下水),水温以20 ~ 30 ℃ 为宜,一般应在下午3 ~ 4 时为宜。低温时,要先驱赶雏雁活动后再下水。15 日龄后在牧地搭临时雏雁棚,棚内可分隔若干小栏,上罩渔网防止兽害。毛周以后可整日放牧,夜间补料1 次,并逐步拆除隔栏,合成统棚管理。
放牧时一定注意,不要让雏雁暴晒,长时间在阳光下直射,雏雁会因温度过高、体内缺水而受到伤害。同时,还要防止被暴雨拍打,雏雁会因雨打而受凉,严重时会发生疾病甚至死亡。
饲养过程中的卫生及防疫:饲喂雏雁的精、青饲料要求新鲜,无霉叶、黄叶、泥土和垃圾。育雏室内要随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防止雏雁因室内氨气浓度过大而中毒。料槽和水槽不要被粪便污染,所有的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无关人员,特他禽类饲养场的人员不要随便人内。从其他雁场来的雏雁,不要和本场的雏雁放在一起混养,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雏雁出壳l 周内,如身体健康,无其他异常,应注射小鹅瘟疫苗。勤观察雁群的粪便,如果发现雏雁的粪便不正常,要及时在饮水中给土霉素、环丙沙星等消炎药。防止天敌,雏雁的天敌主要是老鼠、猫、蛇、黄鼠狼及野生食肉鸟类,如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