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家12岁的小朋友去看电影《阿信》。少女时代,电视剧《阿信》中女主角的隐忍和坚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这份“正能量”可以穿越时空,在女儿内心生根。
电影《阿信》的一个重要主题是面对困苦的坚忍,以及拼命活下去的精神。电影反复出现了小阿信在受到欺凌时的忍耐,以及好几次小阿信在吃到米饭时,满脸欣喜的特写镜头。
《阿信》的原作者、88岁的女作家桥田寿贺子认为:跟阿信那个时代相比,现在的孩子物质丰富,生活得太好,而过去的人历经苦难,吃苦耐劳。她希望这样的忍耐之心,也能在现在的孩子身上生根。
不料,对桥田寿贺子的话,小朋友却有自己的意见。她也认为面对困境绝不逃避的阿信非常了不起,但不认为现在的孩子就一定比“阿信”们更幸福。
小朋友说:“为什么大人们总说我们现在比他们小时候幸福呢?难道就因为我们能吃饱饭,所以就比过去的他们幸福了?他们小时候有考试吗?有这么激烈的竞争吗?有现在的空气污染吗?……”
我只好安慰她:“是啊!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艰辛,过去小孩子的艰辛是吃不饱,而现在小孩子的艰辛是吃得太饱,因此压力很重……”
听我这么说,小朋友忍不住笑了起来。实际上,虽然我的回答有些调侃,但心里也认为小朋友说得不无道理。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的确,过去的人,比现在的人容易满足。因为他们一无所有,因此哪怕一小点的成功,都能收获巨大的成就感,并从这份成就感中收获进一步的动力和自信。在动力与自信如同滚雪球一般跟随成就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忍耐与执着的生活精神,也随之一起水到渠成。也因此,过往那些年代的人,他们吃起米饭来都的确要比现代人更香甜些。他们容易满足,也容易心怀感恩。为此他们反而能从生活的种种不幸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运。
而现在的人,无疑是缺乏这种因为不幸而孕育出的“幸运”的。小小的成功已经无法刺激人们的成就感。我们的欲望,像是巨人的孩子,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长越大,大到这个地球快要装不下,大到如果不另外寻找一个新宇宙,我们就很快将被这个“巨人的孩子”给侵吞了。这便是我们的不幸,我们的孩子们的不幸。
所以我想,女儿的话是有道理的。与过去相比,阿信们所承受的是物质贫困,而现代人,或现代的孩子们,要承受的是精神贫困。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还有未来的他们,都比阿信更不幸。爱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