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别称有哪些,端午节别称大汇总
1、与端午节节气有关端午节别称:
端阳节、端五节、端节、重午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夏节、恶日节
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端午之日为九毒日之首。因此端午这天喝雄黄酒,插艾草等辟邪驱毒。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 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端午节又是九毒日最为严重的一天,因此这一天从中医的角度受到了人们较多的关注,由此衍生的端午节别称也是最多的。
2、与端午节植物有关端午节别称:
艾节、菖节、蒲节、菖蒲节、苦瓜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根茎可制香味料。端午节挂艾叶,熏艾叶,吃苦瓜等也是由于端午节这天毒气太重,为了避免受到身体的毒气侵蚀,以及毒虫的困扰,端午节这些常见的与植物有关的习俗也逐渐变成了端午节的别称。
3、与历史名人有关端午节别称:
诗人节
端午真正被定为诗人节,是在60多年前的抗战年代。当时,曾每年举行隆重的诗人节庆典。1940年6月10日的端午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重庆举行了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会,会上有人提议以每年的端午为中国的诗人节——这就是诗人节的来历。后来由于战争原因,诗人节纪念活动渐趋式微。
4、与端午节习俗有关端午节别称:
采药节、送药节、沐兰节、浴兰节、浴兰令节、斗草节、小儿节、娃娃节、香包节、龙舟节、龙船节、解粽节、粽子节、粽包节、卫生节
端午节这天,传统民俗要求人们上山采药,举办门上或堂中插艾叶、菖蒲等属于药物的植物,饮雄黄酒,用兰花汤沐浴,儿童要佩香囊,以五色丝绳系在脖子、手或脚腕上(大人则系臂),为的是禳毒祛恶辟邪,并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举行赛龙舟、吃粽子以及踏百草、荡千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从节日基本内容的介绍人们就可看出上述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