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苦思冥想,一味钻研,反而会限制思维的发展,思维能力不能全方向、多层次地得到发展。不能有足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变得死板、僵硬、片面、甚至丧失思维。”陈宇华的父亲这样认为。
创新是魅力女性所具有的独特思维,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迅速变化,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面对千军万马的激烈竞争,不断推陈出新才是取胜之道。如今的竞争是头脑的比拼、智力的竞赛,“穷则变,变则通”,创新思维的开发对魅力女性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今天,创新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不管使用哪种搜索引擎,键入“创新”一词,与之相关的条目不下200万条。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学认为:创造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越来越多的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多种智力因素决定了人的创造性。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心理学家霍化德·加德纳总结了儿童所共有的8种智力因素: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及内省智能,后两种智能决定了孩子内向或外向的心理倾向。这8种因素中的每一种都表明了人类具有不同的能力来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
爱迪生幼年时喜欢思考,对身边的事物寄予强烈的关心,而且具有很强的求知欲,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看见不明白的事情就问,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各种问号,如:为什么不可以把黑夜里的闪电取来为人们照明?钟表为什么能永不停息地走动?……他母亲研究过儿童心理学,很理解孩子的心情,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对于爱迪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丝毫也不嫌麻烦,总是尽可能给予科学的解答,并且想法子启发小爱迪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动手做实验,进一步增长知识和技能。
每个孩子都可能制造奇迹(爱华阅读配图)
就像幼年的文彦博树洞取球、高斯对“求1到100的和”的特殊解法一样,有创造力的孩子往往会干出一些“奇特”的事情来,可谓“想得出奇,淘得出格”。他们显露出一些独特的思想或提出出人意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示出求异思维的倾向。
在课堂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聋哑人走进商店,靠指手画脚式的“比画”买了把尺子,然后老师问道:“聋哑人刚走,一个盲人顾客走了进来,他想买一把特大号的剪刀,那么,他将如何尽可能快地表达他的购买意图呢?”结果有很多的学生回答:“他只要用两根手指比画比画剪刀的样子就行了。”而这显然是个错误的答案,因为盲人无须比画,只要说上一句话就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图。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同学都错了呢?就是因为那个靠“比画”买东西的聋哑人使他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买东西必须“比画”,这才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误区。这种“脑筋急转弯”,其实就是一种可以突破思维定势的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家长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每个孩子都可能制造奇迹,每个孩子都可能富有创意。假如他们长大以后仍然拥有这份创意的话,他们就会成为莎士比亚、达·芬奇、牛顿,或者比尔·盖茨……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保持这份珍贵而又娇弱的创意,可是不容易的,因为它往往被成人在不经意中扼杀掉了。
为此,心理学家列举了4种容易扼杀孩子创意的教育方式:
1.给孩子打分。光是期待别人评估的这种心情,就足以扼杀孩子的创意。即使评估的结果是赞美也不行,因为这样一来,孩子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会怎样说”上。往往为了求取他人的赞扬而放弃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2.奖励孩子。我们总以为奖励某种行为可以得到增强的效果,其实有关创意的、需要思考的工作,奖励可能会成为拦路石。没有奖励的孩子可能反而会无拘无束地发挥。
3.过分施加竞争的压力。时刻把孩子和别人放在一起比较,并打分,分数最高的会得到奖励,无形中使孩子束手束脚,不敢自由发挥。
4.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家长往往会严加管束,严格规定孩子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强迫他们记住并通过考试。这是最扼杀孩子创意的做法。亲爱的父母们,你是否这样做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