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其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金融监管的滞后,金融企业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等因素还是成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难点,下面就让爱华网小编带你们一起了解一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阻碍问题吧。
利率市场化阻碍问题一: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
与低微观基础市场化程度并存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的自由化程度是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对金融活动的需求也较少,同时由于低水平的金融体系也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会导致市场主体间的竞争的非充分性,就有可能出现利率市场化后,市场利率并不是完全均衡性的。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受政府的制约性较强,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彼此间缺少有效的竞争,导致金融中介的运行低效率,以及资金的非价格性配给。另外,国有企业面临的依然是预算软约束,这就可能导致在利率放开后,国企不考虑资金利用成本的贷款饥渴给银行系统带来更大的风险;而大量的高效率的私有企业却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这些都会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并不能实现利率市场化后预期的经济的高增长。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银行和企业两大微观主体没有真正形成自我利益约束与自我激励机制时,即使放开利率管制,也难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初衷。
利率市场化阻碍问题二: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监管手段滞后
尽管这几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远未成熟,充满着投机,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的直接融资的需要,并且主要存在于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区域,不利于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资金市场的有效竞争。尽管这几年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监管效果有所提高,但仍缺乏深度和广度。在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央银行已不再直接对利率进行管制,但依然会通过间接的手段来监管和调控利率,确保利率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转。
利率市场化阻碍问题三:金融企业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的利率定价机制
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在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中介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能够实现自主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运行效率,促进资金的有效流动和市场利率的产生,但目前我国的金融企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依然存在着行政管理色彩浓厚,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业务制度不健全;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违规经营时有发生等不足之处,不利于金融中介市场主体的发挥和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另外,当前我国的利率管制基本上还是国家控制型,即由中央银行制定基准利率和浮动范围,各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利率定价机制来确定利率,然后报中央银行备案。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监督各商业银行的利率实施状况。这种利率管制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利率传导机制,使得人民银行主观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也很难准确估价每次利率调整所产生的效果,使利率失去了灵活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传导功能,从而降低了利率的宏观调控效能。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制度,理顺利率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阻碍问题四:宏观经济环境有待改善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放开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前提。从财政的角度而言,我国目前的财政赤字比率在1%左右,财政状况良好,对宏观经济环境来说,主要的问题是通货膨胀。这样就无法吸纳高额的存款,从而也就不可能为高速经济增长提供所需的大量投资。一旦放开利率管制,就可能会出现利率的大幅度攀升,给整个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