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潮人有很多风俗活动,除祭祖外,还有插艾花、采草药、浴药汤、食药膳、吃粽子、赛龙舟、贮龙须水等习俗。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上山采青
端午序属初夏,蚊虫繁生、人易被感染生病。据传,端午这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所以在昔时,人们要上山采一些草药,如金银花、麦冬、天冬、山葡萄之类回家备用,以除疾病。据说这时采的草药比起平时得来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另外,上山采青也可以多吸取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这对身体健康本身也是十分有好处的。
插艾蒲
五月夏至,气候温湿,是疫病流行季节,故古人认为除了要施行巫术驱除毒病之外,还要配合使用艾草、菖蒲、雄黄之类药物。由于这些药物具有芳香解毒、驱毒避瘟之功能,后来便在端午节广为使用,并成为民俗。潮汕插艾挂蒲的历史悠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中说到:“(五月五日)仍悬蒲艾于门,以迎祥避恶”。可知早在明代前,潮汕已有插艾蒲的习俗。至清代,这种活动更盛。清顺治《潮州府志》曰:“(五月五日)插艾蒲于门”。清乾隆《南澳志》云:“端午日,昔人取艾悬户,挂蒲泛酒。今合艾与蒲共悬之,谓蒲似剑也”。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更为详细:“(端午节)以艾叶、榴花簪发,童稚用彩绸缝小荷包,裹雄黄末并道符佩身上,谓可避邪”。
“浴药汤”
“浴药汤”的风俗,在文献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比插艾挂蒲还早。《大戴礼记o夏小正》中写到: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可知这种习俗在周代已经普及,所以端午节也别称为“沐兰节”。在潮汕,这种浴药汤的习俗也长期存在。清顺治《潮州府志》和清乾隆《揭阳县志》都有“(端阳)采百草为汤以浴”的记载。这比起古时单用泽兰沐浴,显然减少了驱病避邪的巫术色彩,而增加了卫生保健的作用。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喝“龙须水”
龙是我国最为广泛的图腾崇拜之一。民间传说五月五日为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使人身体健壮,能治好疾病。故这一天人们喜欢挑“龙须水”也就是龙舟划过的溪水回家贮存、食用。说是“龙舟水”经久不变质,格外清甜,饮后能消灾祛病保平安,妇女用它洗头还能治头风。这种习俗,方志也有所记载。如清乾隆《揭阳县志》说:端午,“汲江水,储之谓之节水,经久不败。”清光绪《潮阳县志》说:“端午酿角黍……且有汲龙船水饮之者。”民间还认为,端午日的雨水也为“龙须水”,用陶瓷瓮贮存起来,日后喝“龙须水”能治好疑难杂症,并且是贮存时间愈久愈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