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来由【优秀作文】

  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在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

  很久以前,有个姓胡的财主,家财万贯,横行乡里,看人行事,皮笑肉不笑,人们都叫他"笑面虎"。这笑面虎只要看见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象老鼠给猫捋胡子──拚命巴结;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他则象饿狗啃骨头──恨不得嚼出油来。

  有一年春节将临,胡家门前来了两个人,前边那人叫李才,后边那个叫王少。李才衣帽整齐华丽,王少穿得破破烂烂。家丁一见李才,忙回房禀报,笑面虎慌忙迎出门来,一见来客衣帽华丽,就满脸堆笑恭敬相让。

  李才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忙取来银两。李才接过银两,扬长而去。笑面虎还没回过神来,王少忙上前喊道:"老爷,我借点粮。"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见是衣着破烂的王少,就暴跳如雷地骂道:"你这小子,给我滚!"王少还没来得及辩驳,就被家丁赶出大门。

  王少越想越气,决定要整整这个财主。

  元宵节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各家各户街头房前都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王少也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

  笑面虎正在门前观灯,一见此景,忙也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他认不全,念不通,就命身后的帐房先生念给他听。帐房先生摇头晃脑地念道: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听,只气得面红耳赤,怒眼圆睁,哇哇乱忠: "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喊着,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王少又朗声念了一遍。爱华阅读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笑面虎恨声说:"这不是骂我骂谁?"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气得干瞪眼,没啥说,转身狼狈地溜起了。周围的人见了,只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后来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灯节,不少人都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一直传到现在。这就是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来历。

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来由【优秀作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6400771/529652267.html

更多阅读

猜灯谜活动策划书 元宵节猜灯谜策划书

元宵节猜灯谜策划书篇一活动主题:喜乐元宵灯谜会一、活动背景: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吃元宵,赏

元宵节手抄报:元宵节猜灯谜的寓意来历

   元宵节手抄报:元宵节猜灯谜的寓意来历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

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方案 幼儿园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猜灯谜的兴趣;  2、学习自己创编谜语,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  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

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方案 2015年幼儿园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猜灯谜的兴趣;  2、学习自己创编谜语,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  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

2017元宵节猜灯谜 2017鸡年社区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总结范文

 2017鸡年社区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总结范文  2017鸡年社区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总结范文1  今天是元宵节,也是XX义工分会元宵活动继古墩社区、映月社区、水漾苑社区之后的第四站。天空飘着小雨,似乎给这个节日增添了别样的情趣,也

声明:《元宵节猜灯谜习俗的来由【优秀作文】》为网友王者呐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