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以来钢铁、煤炭等行业债券违约案例有所增多,但从近期市场层面看仍是“稳”字当头。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分享债市运行最新状况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债市运行仍“稳”字当头 违约风险整体可控市场上的高频数据显示出经济基本面呈稳定运行态势,人民币汇率在上周也开始进入稳定状态,符合市场预期。在此环境下,业内人士认为,债券市场在各方博弈以及情绪影响下,或将继续振荡。
而对于市场担心的过剩行业去产能引发的收缩效应可能会显著推升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违约事件,业内人士表示不必过分担心。以钢铁、煤炭两大行业为样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出清钢铁和煤炭行业中的过剩产能,力图实现供需结构的平衡,恢复市场应有的健康活力。在这个过程中,信用风险可能会出现上升,但底线是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信用风险并不会失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会推升信用风险。
超长期限利率债受市场热捧
得益于债市整体做多人气较高,近期信用债市场没有因为意外事件而受到明显冲击,市场热度相对较高。此外,经济基本面稳定与海外央行的“按兵不动”也对债市平稳运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从基本面看,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整体来看,6月房价涨势有所放缓,但依然呈现上涨态势。市场人士表示,房地产的高频数据显示出房地产作为经济的领先指标,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支撑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债券收益率因此也难以出现大幅下行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的债券市场上,10年期以上的超长期限利率债受到热捧。据了解,7月20日,农发行续发的15年、20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较前一交易日分别下行14BP和11BP,其中15年期认购倍数高达10.12倍,机构配置需求旺盛。一级市场的热情带动了二级市场收益率下行。
对此,兴业经济研究咨询公司分析师表示,超长期限债券受追捧或源于配置需求的上升。首先,随着近几年债券收益率的下行,“资产荒”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延续,因此相对而言,超长期限利率债成为理想的投资品种之一。其次,10年期与1年期期限利差已被大幅压缩,而与此同时,超长期限利率债的期限利差保护依旧存在,投资者随之开始配置超长期限利率债。再次,自2016年起,超长债发行的频率从以往的每季度一发变为按周发行,这有利于超长债流动性的进一步改善。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近期超长利率债的火热行情。
“目前信用债的火热行情并不是由于市场整体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华创证券表示,机构依然偏好高资质品种、宁愿放弃收益也要保证安全的投资策略。整体而言,完成配置任务、保证不“踩雷”,仍然是信用债市场的主流策略。
钢铁、煤炭行业信用利差上升
业内人士认为,从经营与外部支持的角度看,煤炭和钢铁企业的盈利会下滑,但没有大面积违约的基础。国信证券(002736,股吧)分析师董德志表示,从整体公募债等级间利差来看,投资级债券等级间利差并未明显走阔,特别是AA与AA+间利差并未明显走阔,这表明公募债券投资者整体信用风险厌恶程度并未大幅提升。
据国信证券统计,AA与AA+间利差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20-80BP之间振荡,目前处于60BP左右的中上水平,并未超越历史峰值,相对历史平均水平(50BP)来说也并未明显走阔。
同时,董德志称,从政策面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煤炭和钢铁企业的盈利免不了出现下滑,但从经营的角度看没有大面积违约的基础。同时从外部支持的角度看也没有大面积违约的基础。
上市钢企业绩预告有所改善
在过剩产能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债务违约事件有所增加的背景下,有投资者担心去产能引发的收缩效应会显著推升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信用违约事件。对此,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研究所分析师薛鹤翔认为不必过分担心。
以钢铁、煤炭两大行业为样本,薛鹤翔认为隐忧与机遇并存。隐忧方面,据统计,钢铁、煤炭行业债券在2016年下半年有3600亿元到期,且钢铁、煤炭到期收益率债券占比超过33%。收缩产能、收紧融资可能会使得信用利差继续上升。
而机遇方面,则是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在薛鹤翔看来,信用风险的全面上升只在金融系统性风险发生时期才会存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销售和盈利将会有所改善,偿债能力会有所增强。
事实上,从近期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快报和业绩预警情况看,钢铁、煤炭行业企业普遍减亏,个别企业甚至大幅扭亏。截至2016年7月26日,申万行业一级分类下共有18家钢企披露中报预报,其中13家钢企业绩预喜(减亏、扭亏、续盈、预增)。
薛鹤翔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对象是产能过剩行业中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连续亏损且偿债能力低的企业。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出清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中的难以正常经营的过剩产能,力图实现供需结构的平衡,恢复市场应有的健康活力。“僵尸企业的存在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危害,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加剧债务违约风险,造成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