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食养原则
冬季应防寒暖胃
胃溃疡的发病与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秋末、冬季及早春是胃溃疡、慢性胃炎的高发季节。此外,受寒后也容易诱发胃痛。天气骤冷,大部分患者感觉上腹不适,甚至腹痛加重。许多胃肠病患者属于“寒胃”,即对寒的刺激特别敏感,动辄胃痛、腹泻、呕吐清水,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冬令在寒,可以适当吃些温补食物或药物,来温胃健身。
注重高热量、温性御寒食物
冬季要补足营养,多吃高热量、温热性食物,提高“胃阳”的抗寒能力。果品有核桃、龙眼、栗子、大枣、杏脯、荔枝、橘子、柚子、松子等;肉类有牛肉、羊肉、鸡肉、狗肉、火腿等;蔬菜有胡椒、辣椒、大蒜、生姜、蘑菇、香葱、香菜、萝卜、黄花菜等。这些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保护“胃阳”不受寒邪侵害,吃后有暖胃效果。
多吃滋润食品
经过夏热和秋燥的煎熬,胃内消耗了大量的阴津、阴液。冬季机体的阳气入内,体表毛孔闭合,致使胃内阳气较盛,若多食温热之品会破坏机体的阴阳平衡,故多吃滋润食品可有效维持胃的阴阳平衡,同时预防春天的火热之证。宜吃苹果、胡萝卜、马蹄、梨、藕等蔬果。
(爱华阅读配图)
选对时机滋补胃肠
冬季阳气闭藏,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较低水平,且天气寒冷,是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溃疡等疾病的高发期,同时冬季也是慢性胃肠病补养的好时机,对于慢性胃肠病所致的慢性腹泻者应选在“三九”前后补益。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吃些温性、热性或温补肾阳的食物,可暖胃散寒,改善脾胃功能。
养胃先养肾
肾阳的温煦功能是生命活动能够适应自然界变化的重要保证,冬季天寒,易损伤肾阳,故冬季饮食养生应以养肾御寒为主,肾阳温煦有力才能保护胃不受寒邪的伤害。
饮食宜以补肾温阳、培元固本和强身健体为首要原则,适当食用狗肉、麻雀、鹿肉、羊肉、韭菜、栗子、虾仁以及核桃仁等均是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品。在烹调方法上,应以炖、焖、蒸、煮为主,既可以保护食物的营养免受破坏,又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和吸收。
多吃富有营养的食物
冬天是蔬菜淡季,人体易发生便秘。可适当吃些薯类,不仅可补充膳食纤维,还有清内热、去温毒的作用。可多吃大白菜,大白菜清香爽口,多吃可养胃护肠。另外,白萝卜、胡萝卜、豆芽、青菜等也富有营养。冬季排尿增多,无机盐流失较大,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芝麻酱、猪肝、香蕉等,有益健康。
温热食物应适量
《饮膳正要》:“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冬季阳虚阴盛,宜食用温性食物,借食物的热气以驱除寒气。但是,不可盲目增加温热食物的摄入量,以防扰乱胃的气机,使之外泄。同时,过食温热之品可使内热积聚,形成热毒,引发胃炎发作,到了春天会发生多种温病,故热性食物不能过量食用。
早晚喝些蜂蜜
蜂蜜是冬季保养胃肠的良方,可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晨起后喝杯蜂蜜水,也有利于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