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处暑习俗

   温州处暑的习俗

  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作为一个代表气候变换的重要节气,处暑在历史演变中也形成了许多习俗。处暑节气,过去温州人的主要习俗有:

  1、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温州处暑习俗

  2、煎药茶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但有专家表示,处暑来临后,暑热尚未褪尽,许多人仍热衷于喝凉茶以达到解渴消暑的目的实为伤身。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3、喝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每天午餐来一杯酸梅汤,不但有助于促进消化,还能防止下午工作时犯困。酸梅汤不但能平降肝火,还能帮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另外,酸梅还是天然的润喉药,可以温和滋润咽喉发炎的部位,缓解疼痛。

  温州处暑还热吗?

  “处暑”的“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暑天结束。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差增大,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寓意着离秋天不远了。

  温州的秋天是不是也不远了?按照往年惯例,我市一般在10月中上旬入秋,过了处暑还可能会有“秋老虎”。俗话也有云“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看来,想要真正凉快下来,还要再等一个多月,接下来大家还要继续注意防暑、防燥。

  处暑后太阳紫外线辐射指数较大,出门在外仍应注意防止皮肤晒伤。而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此外,处暑过后,中午气温较高,早晚变凉,昼夜温差拉大,人们应注意气温变化,防止感冒受凉。

  处暑也是“秋燥”的开始,这样的天气里,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对付“秋燥”要多喝水,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类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尤其是百合、梨子和莲藕;起居作息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在保持室内通风的基础上,可在室内养些绿萝、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生活指南频道,爱华生活群:466792282欢迎你的加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6240471/790945274.html

更多阅读

报喜鸟“去家族化”与温州模式的“习俗转型”

2007年8月16日,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002154,报喜鸟股份)在深市公开上市交易。至此,报喜鸟集团彻底完成从家族企业向公众公司的嬗变。报喜鸟集团成立于1996年3月,由吴志泽家族拥有的浙江纳士制衣有限公司联合浙江报喜鸟制衣有限公

处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的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

处暑习俗活动出游迎秋

  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

福州处暑习俗:龙眼配稀饭、吃糯米丸

爱华阅读配图   福州处暑的习俗  处暑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在每年阳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开始。处暑象征着东南季风最后退出我国大陆,西北季风开始统治我国大陆。处暑以后的天气真正转入秋季了。

处暑习俗大全

爱华阅读配图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被认为是代表天气由热到冷交替的转折点。处暑节气到,民间有一些有趣的习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都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

声明:《温州处暑习俗》为网友重拾女人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