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是在秋季,也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随着气温逐渐转凉,万物也随着寒气而逐渐萧条,此时早晚温差大,最需要保养。
爱华阅读配图
秋季气候对人体影响
1.秋天气温渐低而气压渐高,人体出汗减少,血液流向体表不如夏日那么盛,但脉管仍带有扩张的余势,故秋季正常脉表现为轻虚而微浮,似羽毛状。
2.秋季空气干燥,可使气管、喉、肺等呼吸道弹性降低并易产生微小的裂口,纤毛活动减少,使排出异物的功能减退;呼吸道血流减少,从而降低了吸气功能。
3.秋季易发疾病,如急性胰腺炎、凤湿热、哮喘、慢性肾炎、感冒等。
4.秋季冷空气活跃,可促使栓塞、中风、支气管哮喘、心绞痛、消化不良、血友病、胆结石绞痛等病发作。
5.秋季气候易诱使人精神及情绪上的波动,表现为乏力、不愉快、不想工作、失眠、头痛和易激动等。尤其在天气变化前数小时中,上述症状更易发生。
在保养身体上应注意下列几点:
1.食养:
秋季气候稍凉,空气中普遍缺乏水气,食养应以妨燥摄阴,滋肾润肺,在饮食上,以少量椒、葱、韭菜、蒜等辛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至于老人,还可以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2.形养: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的气候干燥,很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份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别注意水份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份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运动。并应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3.预防秋季感冒:应避免过度蒸发食物
秋初暑气由盛而降,朝凉夜热,日夜温差变化大,到了十月左右,暑气渐退,但逢秋老虎发威时,天气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候,最容易感冒。
注:更多精彩养生保健常识请关注爱华养生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