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F 类似于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是人民银行于2013 年创设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下面就让爱华网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SLF利率的具体知识吧。
SLF利率概念
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Operational Standing Facility)、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Standing Liquidity Facility)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2015年11月19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15年11月20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隔夜、7天SLF分别调整为2.75%、3.25%。
SLF利率设立背景
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各种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波动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的波动性有所加大,尤其是当多个因素相互叠加或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时,有可能出现市场短期资金供求缺口难以通过货币市场融资及时解决的情形,不仅加大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难度,而且不利于中央银行调节流动性总量。
为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流动性供给及调节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短期流动性波动的能力,为维持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保障。
SLF利率三大特点
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
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
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SLF利率功能作用
2013年初央行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是短期流动性调节方式的创新尝试,主要解决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正常流动性供给的渠道。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的对象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四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采取质押方式发放。
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2月11日宣布,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向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
央行表示,此举旨在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渠道,应对春节前的流动性季节性波动,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