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节的风俗习惯(4)

  七夕节的习俗十一:七姐诞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

  七夕节的习俗十二:针者则“输巧”

  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

  七夕节的习俗十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关于七夕节的风俗习惯(4)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门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门票)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903871/688012296.html

更多阅读

青年节的手抄报 关于七夕节的手抄报

关于七夕节的手抄报:牛郎织女鹊桥会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关于七夕节的手抄报:七夕节的故事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七夕节图片大全 关于七夕节的歌曲大全

三联阅读配图关于七夕节的歌曲大全《鹊桥汇》《天仙配》邓丽君《七夕》se7en《七夕》吴宗宪《七夕雨》平原绫香《七夕》郑宇文《七夕情人节》《鹊桥七夕》《七夕爱情故事》《七夕悠》刘德华《牧笛》胡瑶《相思月半圆

七夕节图片大全 2014关于七夕节的歌曲大全

浪漫的七夕节即将到了,七夕节适合听什么歌?精选一组好听甜蜜的关于七夕节的歌曲大全推荐给大家,有适合和恋人一起听的,也有适合单身一人回味的歌曲。关于七夕节的歌曲大全邓丽君《七夕》se7en《七夕》吴宗宪《七夕雨》《鹊桥汇》

七夕节的别称 关于七夕节的别称

   关于七夕节的别称爱华节日知识配图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肉麻情话 关于七夕节的肉麻情话祝福语

   关于七夕节的肉麻情话祝福语  我们不做牛郎织女,因为他们相距太远而相见又太短;我们要做我们自己,因为有你在我身边把我的心牢牢拽住!  思念是甜蜜的惆怅,它能把女性天生的嫉妒搓揉成忧伤,溶成一片浓浓的深情,像月光般皎

声明:《关于七夕节的风俗习惯(4)》为网友卸下面具的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