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广大准备考教师职业的考生们提供相应的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希望大家能通过考试,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班主任刘老师特别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把他们安排到教室的前排,而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安排到教室后排,刘老师的做法( )
A、体现因材施教 B、没有尊重学生人格
C、有利于“后进生”知耻后勇 D、符合班主任工作规则
2、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确立的标志是( )。
A、《普通教育学》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大教学论》的出版
3、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若干组织联合发布的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文件是( )。
A、教师培训制度 B、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学会生存
4、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个人因素?( )。
A、智力 B、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C、年龄 D、学习材料的特性
5、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 )。
A、评价作用 B、激励作用 C、协调作用 D、主导作用
6、思维具有( )等特点。
A、间接性 B、果断性 C、深刻性 D、概括性 E、相对性
7、遗传因素包括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与人或物打交道时形成的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经验。(判断题)
8、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判断题)
9、人类的创造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在体现,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判断题)
10、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应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解析:1966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教育工作是一项专门的职业,教师必须要有专门的知识、技能、高度的责任感。
4、【答案】ABC。
5、【答案】ABD。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包括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6、【答案】AD。
7、【答案】×。解析:社会因素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与人或物打交道时形成的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经验。
8、【答案】√。解析:教育中方方面面的矛盾或关系都是由此派生出去,最终又复归到这两个基本规律中的。
9、【答案】√。
10、【答案】×。解析: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学。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1、下列表现不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的是( )。
A、容貌平凡的女子特别爱说“自古红颜多薄命”
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试题太难超出大纲要求
C、把失恋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D、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说,只有四肢发达的人才喜欢体育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实践课程 D、必修课程
3、老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教师离开课程之后学生的纪律开始混乱,与这种课堂纪律相关的教师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
A、专断型 B、放任型 C、管理型 D、民主型
4、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 )。
A、传播 B、交流 C、创造 D、选择
5、学校对超常儿童教育采取的措施有( )。
A、加速教育 B、充实课程内容 C、顺其自然 D、设特别班 E、课外辅导
6、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有( )。
A、孤僻性格 B、错误的道德认识
C、异常的感情表现 D、明显的意志薄弱
E、不良的行为习惯
7、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判断题)
8、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判断题)
9、说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心基础,这并没有削弱德育的重要地位。(判断题)
10、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发展性教学工作评价一般不会使用总结性评价,而侧重形成性、过程性评价的使用。(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这个理论有很的两个案例,一个是酸葡萄心理----丑化失败的动机。一个是甜柠檬心理-----美化被满足的动机。ABD属于文饰,C属于转移。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ABCD。
5、【答案】ABE。
6、【答案】BCDE。
7、【答案】√。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环境对身心发展的影响。
8、【答案】√。解析:教师的指导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正确主导,学生主动的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9、【答案】√。解析:全面发展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智育是中心基础,并没有削弱德育。
10、【答案】×。解析:发展性教学工作评价强调的是更加重视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而不是完全忽略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评价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看过“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