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别称 中国情人节的别称

  别称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情人节的别称 中国情人节的别称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说

  紫色情人节:根据紫阳花的盛开时间来说的,紫阳花又称绣球花,盛开在梅雨季节(夏天开放),因花从盛开到凋零会变很多颜色:有红蓝绿青等好几种颜色,代表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而紫色是浓到淡的紫色也象征多变所以用紫色象征紫阳花,不是因为它善变,是为了在梅雨季中也能使我们快乐,才如此殷勤的变化著自己的色彩。如果七夕在处暑之前,就是紫色情人节了。

 

 

(爱华阅读配图)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在习俗上比较近似情人节,在唐代古诗中,就有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在宋代,朱淑真(一说为欧阳修所作)的生查子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在一些少数民族依然流行的节日上巳节(又称三月三)更符合情人节的内容。上巳节本来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结交异性的节日,汉之前更有野合的习俗,后来礼教兴起,野合的习俗消失,但当时男女交往还是比后世自由,年轻男女依然会在当天到郊外踏青游玩。到南宋时理学兴起,礼教变得森严,上巳节就在汉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584171/2460278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城市的别称 中国城市的别称运城

文人墨客在写诗作文中涉及某个地方时,往往不直呼其本名或今名,而是拐弯抹角地用一些古称或别称来代替,如唐人李白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诗句;宋人柳永有“钱塘自古繁华”的词句;元代周密撰有《武林旧事》;清代地理学家刘献廷自号广

中国古代早期的“情人节” 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已经过了对“情人”热情似火的年岁,但仍收到了不少——“倪老师,情人节快乐”的短信。对这样的短信我怀一份念想,有十分感慨,想不到大家对情人这个概念接受得这么快。这里,就扯点情人节话题吧。在正式进行这篇博客写作之前,找了一组“激情

古代中国的别称 中国古代被称为什么

华夏,神州,赤县,中原,秦,荆,汉,唐,契丹(俄国人古称我国为契丹),中土,海内,宇内,天下,禹城,唐山,吴国,震旦,塞里斯……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

中国城市简称别称 中国各城市别称

简称:上海-沪 申 黄岩-岩宁波-甬 义乌-义   广州-穗 南昌-昌 成都-蓉  呼和号特-呼    贵阳-筑 武汉-汉  南京-宁 天津-津 九江-浔  石家庄-石   南宁-邕 哈尔滨-哈 重庆-渝    烟台-烟 福州-榕  合肥-皖    开封-汴 长沙-湘  三亚-崖

声明:《情人节的别称 中国情人节的别称》为网友江上寂历江枫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