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自己酷炫很简单:心存梦想,为之努力
昨天有网友跟我说她感觉自己过得很失败。
我问她为什么。
她回答说:“你才20岁,就能写出很好的文,我显然没有你那么酷炫。”
“酷炫?你意思是你生活得不够酷炫,所以很失败?”我显然有点诧异。
“也不是,就是没有亮点啊,感觉一无是处。”
“你肯定想多了。”
她执意说自己真的很失败,我知道我的单方面劝解肯定没用的。然后我自己也在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现在最开心的时候是写完一篇文章,然后得到很多人的共鸣,被很多人分享,成为热门日志。然后有一些文化传媒的公司找我,我还假装淡定,其实内心早已原子弹爆发。
然而当我看到别人的文字的时候,我也自行惭愧,王路的才学渊博我无法匹及,张佳玮的博闻强记我无地自容,张嘉佳的动人故事我也只能暗自叫绝,还有郭小四的华丽,韩寒的犀利。我除了温暖,似乎已没有其他地方值得一提。况且,温暖写文的人大有人在,我只是渺小的存在。
每每这样想的时候肯定会自信心受挫,然后合上电脑,去书吧好好“充电”去了。
充着充着就突然觉得我为什么要跟他们比,他们有他们的特长,我可以学习,但不能心灰意冷呀,所以我就一边写文一边看书了。
一边输入,一边输出,我觉得还是有成就感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酷炫”。
所以在我看来想要自己“酷炫”很简单:心存梦想,为之努力。
很多人都有梦想,却很少有人为之努力。
而且每个人的梦想都是随着自己的心态和价值观的改变不停改变的,这倒不足为奇,然而当你沉浸在转换梦想的过程以及对那些美好未来的幻想,你就无可救药了。
你说你只是喜欢幻想,你凭什么过上你要的生活。
我们很多人在这人生旅途中都充当了看客,看着身边的人在为梦想拼搏,有的人不屑一顾,有的人偶尔羡慕一下然后转身继续过自己看似安逸的生活。
我们中的这些人是永远的观众,就像中央电视台录节目时的那些免费观众,有人是为了看看自己的偶像,有人是抱着“不看白不看”的免费心态,也有的是纯粹去找茬,虽然不在现场大肆闹事,但在私下却嗤之以鼻。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当年都是斗志昂扬的,我们有梦想,我们有渴望,我们只不过在越来越成熟的同时,被时光和社会磨去了当年的锐气,变得心安理得、安于现状,虽然我们对现在的自己不满,但相对于对过去的“幼稚心态而言”,自己好在没有过去“不可一世”了,我们这样沾沾自喜地以为着。
变乖了,就变得懒了,也许这真是一个真理。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如何开发软件获得Macworld Award 特等奖,如何有了自己的百度百科,如何登上了《福布斯》封面,如何有了自己的公司。
这位跟我一般大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努力将自己从小到大吹过的牛逼一一变成了现实。
我很喜欢他的一句话:自由不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和不奋斗的人拉开差距的。
他自嘲道:搜狗输入法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再也不会有人打错了。他叫季逸超。
也许我们中一些人总是一直都很好奇为什么名人说的话就有社会效应,而自己不管话在怎么精辟也无人问津。
你可知道会说话的人太多,会做事的人却是可怜的稀少。
用行动证实过得语言才能有说服力。
所以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内心除了欣赏就是折服,还有那久违的不甘。
同样的90后,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不是一定要超过他的成就,至少他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付出就有回报,所以不要再怨天尤人,不要再唉声叹气,在你的才华还不能撑起你梦想的时候,埋下你的头,好好看书。
说到这里,再回想那位网友的话,相比较季逸超的生活,我的又怎能算上酷炫?连“酷”都算不上,根本就没有资格“炫”了。
我想当年的季逸超也只是一个拿着《福布斯》装逼说将来要成为封面人物的少年,可跟我们很多人不一样地是,他说完就呆在自己房中专心致志研究各种编程各种我一窍不通的高科技了。
张嘉佳成名前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写字者,当了几年北漂,后来辗转又去了南京,跌跌撞撞,从我们的全世界路过,最后成为最会讲故事的人。
还有降级n个层次说说那位网友认为酷炫的我,如果倒退一个月,肯定没有听说过我,当然现在也没有人多少人知道我。我的第一篇人人热门日志《学渣男的爱情故事》问世以来,有好多网友加我人人,加我微信,粉我微博,我受宠若惊。为了温暖你们也为了成就我自己,我就继续写下去,一发不可收拾。这就让那位网友认识了一个她认为“酷炫”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