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是荷兰和土耳其的国花。原产地从南欧、西亚一直到东亚的中国东北一带,为人熟知的外销大国荷兰初次引进郁金香是在16世纪末,因生长地区纬度不同而花期各异,普遍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下就是爱华网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郁金香的种植:
温度
一般一个星期后,种球开始发芽。在苗前和苗期,白天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2℃~15℃,温度过高应及时通风降温,夜间不低于6℃,促使种球早发根,发壮根,培育壮苗。此时温度过高,会使植株茎秆弱,花质差。经过20多天,植株已长出两片叶时,应及时增温,促使花蕾及时脱离苞叶。白天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夜间应保持在10℃以上。一般再经过20多天时间,花冠开始着色,第一支花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开放,至盛花期需10~15天,这时应视需花时间的不同分批放置,温度越高,开花越早。一般花冠完全着色后,应将植株放在10℃的环境待售。
光照
充足的光照对郁金香的生长是必需的,光照不足,将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引起落芽,植株变弱,叶色变浅及花期缩短。但郁金香上盆后半个多月时间内,应适当遮光,以利于种球发新根。另外,发芽时,花芽的伸长受光照的抑制,遮光后,能够促进花芽的伸长,防止前期营养生长过快,徒长。出苗后应增加光照,促进植株拔节,形成花蕾并促进着色。后期花蕾完全着色后,应防止阳光直射,延长开花时间。
施肥
由于基质中富含有机肥,生长期间不再追肥,但是如果氮不足而使叶色变淡或植株生长不够粗壮,则可施易吸收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量不可多,否则会造成徒长,甚至影响植株对铁的吸收而造成缺铁症(缺铁时新叶、花蕾全部黄化,但老叶正常),生长期间追施液肥效果显著,一般在现蕾至开花每10天喷浓度为2‰~3‰的磷酸二氢钾液一次,以促花大色艳,花茎结实直立。
水分
种植后应浇透水,使土壤和种球能够充分紧密结合而有利于生根,出芽后应适当控水,待叶渐伸长,可在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抽花薹期和现蕾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促使花朵充分发育,开花后,适当控水。
郁金香的注意事项:
1. 郁金香白绢病
症状:全株枯萎,茎基缠绕白色菌素或菜籽状茶褐色小菌核,患部变褐腐败烂。土表可见大量白色菌素和茶褐色菌类。
病原:SclerotiumrolfsiiSacc.称齐整小核病,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白色绢丝状,呈扇状或放射状扩展,后集结成菌索或纠结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状,初白色至黄白色,后变茶褐色,圆形,表面光滑。此外,有报道Corticiumrolfsii(Secc.)Cyrzi.也是该病病原。
传染途径
1. 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世菌索产生丝进行初侵染。
2. 株产生的绢丝状菌丝延伸接触邻植株或菌核借水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传播蔓延,连作或土质粘重及地势低洼或高温多湿的年份或季节病重。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拨除、烧毁,病穴及其邻近植株河水淋灌5%井冈霉素水剂1000~1600倍液,或50%田安水剂500~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1000倍液,或9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穴)洒满淋灌0.4~0.5升。结合翻地,每亩掺施100~150公斤石灰粉,使土壤微碱化,可抑制白绢病菌繁育。
2. 郁金香褐斑病
症状:受浸染的叶芽发育不良,呈畸型卷曲状,嫩芽受害后长起来的叶即变卷曲。如环境潮湿,病组织上会产生大量灰霉状分生孢子,殃及邻近健株而使叶片感病,因此鳞茎的生长受到极大的影响。花受害后,开始出现白色或浅黄褐色病斑,随即迅速枯落,或变为褐色而干枯。花梗上会出现环带状,上面有时发生分生孢子层。该病发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极易感染花朵。病鳞茎外壳上生有菌核,或者在外鳞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凹斑,中心灰黄色,边沿褐色,里边包含有一个至数个菌核。
病原:郁金香葡萄[BotrytistulipaeLind.]属半知菌亚门,常见于郁金香栽培地区,雨季更加严重。传染途径:菌丝和菌核残留在腐烂的鳞茎和土壤中越冬。病鳞茎种植后,受害枯死绑架勒幼芽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是地上部病害的侵染来源。
发病条件:病菌在5度和湿度达90%~100%时即能产生分生孢子。春季低温、雨天多湿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栽种前去除病鳞茎,并实行轮栽。
2) 一旦发现有呈该病症状的芽或花苞,立即除去,以控制病害发展。
3) 栽种前将鳞茎放2%福尔马林液中浸泡30分钟,晾干栽种,以减少残留病菌。
4) 生长期可喷洒50%扑海因1000倍液或50%速克灵2000倍液或50%多霉巡1000倍液。
3. 郁金香黑腐病
症状:鳞茎发病。茎盘及茎表面,有时在第2、3鳞片上,产生初为黄褐色后呈黑色不规则形病斑,表面粗糙。
病原:Pseudomonasandropogonis(Smith)Stapp属假单胞杆菌细菌。菌体杆状,在小为1.9*0.8微米,极生1~3根鞭毛。发病适温20~25度,最低5度。
传染途径:带菌鳞茎及土壤中病残体为传染源。
防治方法:试用农用硫酸链霉素液浸泡鳞茎消毒。
4. 郁金香花叶病(CMV)
症状:叶生花叶状斑纹及褪绿条斑,有时产生坏死斑,花瓣产生深色斑点。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症状严重时,球茎长不大,受害大。
病原:黄瓜花叶病毒(CMV)。
传染途径:该病毒在许多作物和杂草上发生,由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
防治方法:
1) 使用健康种球。
2) 及时防治蚜虫。
5. 郁金香枯萎病
症状:鳞茎外边的鳞片上出现暗褐色和灰色凹斑,后扩大变为中深褐色病斑。如将病鳞茎放在温暖潮湿处,上边会生出白色或粉红色的菌丝和分生孢子,使感病组织皱缩、变硬。鳞基部受害后,迅速发展的病斑可遍布所有鳞片,由病鳞产生的乙烯,会使健全的鳞茎产生流胶现象,影响生长。鳞茎上的叶片出现早衰,有的叶片则呈直立现象且逐渐变为特有的紫色。长出的花瘦小,变形,甚至枯萎。若在温室内,被感染植株则会提早萎黄死亡。
病原:郁金香尖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1.f.sp.tulipaeApt.]小孢子5~12*2.2~3.5微米,大孢子有隔膜3~5个,大小为30~60*3.5微米。
防治方法:
1) 适当推迟栽种,提前挖掘鳞茎,尽可能避开高温期,以免病菌猖獗危害。
2) 健全鳞茎应分开存放于通风凉爽的处所(15度以下)。
3) 栽植不要过密,生长期间发现病株宜及时除去。
4) 在挖出鳞茎的48小时内,放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倍水溶液中浸15~30分钟,晾干后贮藏。
5) 栽种无病鳞茎,并实行三年轮栽制。
6. 郁金香碎色花瓣病
症状:主要症状表现在花上。同一朵花上花瓣的颜色产生深浅不同的变化,有的颜色加深,有的颜色维持正常,有的颜色变淡等。有的碎锦成斑驳状,有的成条纹状。受害叶片出现颜色较淡的斑或条纹,许多品种第1叶的外侧花青色素呈现不规则的条纹。
病原:为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BreakingVirus,TuBV),病毒致死温度为65度~70度。
传染途径:以菌核在鳞茎和土壤中越冬、越夏。生长期间由蚜虫传毒。切花时用的刀剪也可传染。
防治方法:
1) 选择无毒植株作繁殖材料。
2) 及时除去病株。
3) 喷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鱼藤精800倍液防治蚜虫。
4) 切花时,对刀剪应加热消毒或洗剂洗净后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