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旅游区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沿途导游词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沿途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过忻州城区,我们距离目的地佛教圣地五台山还有150公里的路程,行车时间大约两个半小时。忻定盆地不仅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养育了古往今来众多的杰出人物,同时也是一块民俗文化的沃土,孕育和滋润了挠羊赛、北路梆子、八音会这三朵灿烂的民俗文化之花。(见《前郝村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忻定盆地民俗风情)》

  (进入定襄县境)

五台山旅游区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沿途导游词

  现在我们进入了忻定盆地另外一个重要县份——定襄县。定襄是忻州市面积最小的一个县,只有848平方公里,但同时又是全市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县,人口达21万。定襄县文化产业发达,文物古迹众多,向来有“三晋文风数二定”之说。所谓“二定”,一个是阳泉市的平定县,另外一个就是定襄县。平定县地处娘子关内,是山西的东大门,傅山先生曾经在这里创办过闻名三晋的冠山书院,中国近代著名的女文学家石评梅就是平定人,县内文风十分昌盛。相比之下,定襄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和文物古迹两个方面。

  先说民俗文化,定襄是山西省重要的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境内的河边民俗博物馆是山西三大民俗文化中心之一,对抢救晋北民俗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5年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民俗文化大辞典》就是由河边民俗博物馆馆长张建新同志主编的,这里还建立起了晋北第一个民间工艺品市场。

  再来说说定襄的文物古迹,县内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建筑历史价值的有四处古迹。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的洪福寺;二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私人官邸阎锡山旧居;三是城内东关有一座关王庙,建于北宋宣和五年,是中国现存3万座关帝庙中最古老的一座;四是全国三大地道战遗址之一的西河头地道战遗址。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大家往这面看,那就是西河头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从1942年开始到1948年,定襄县80多个村庄开挖了200多公里长的地道,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地下交通网络,西河头地道战遗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条地道是动员500多人,奋战40个昼夜开挖而成的,全长10华里,由3条主干线、52条支线组成,分为上,中、下三层,一层用于作战,设有储藏室、休息室和指挥所,三层有机要室、武器库、会议室。此外,地道内还设有翻口、卡口、作战枪眼、出入口和出击口上百处,地道外还配套建设了地堡和高防工事,完备的设施使地道具有了防水、防毒、防烟、射击等多种功能,是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的地下长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先后进行过大小战斗11次,击毙敌人1000多人,缴获武器400多件,有力地保卫了村民的安全,抗击了敌人的进攻。

  (说一说定襄的名胜和名人)

  定襄还有许多的名山胜景,而这些名山胜景又都是因人而名。

  忻定盆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这是说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是忻州人,结果忻州女子的姿色被貂蝉一人占尽;而定襄据说是三国第一好汉吕布的故乡,吕布占尽了定襄男子的英武伟岸之气。不过时过境迁,现在来到忻州和定襄的大街上,处处才子佳人、满目帅哥美女,“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早就成为历史了。定襄古八景有一景叫“三霍清泉”,三霍指上霍,中霍,下霍三个村子,这三个村子各有一眼泉井,其中中霍这口井叫做吕布井,传说吕布就是喝着这口井的水长大的。虽然说吕布是不是定襄人还有待商榷,但吕布仍然算得上是定襄人的骄傲,毕竟“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吗,过去老百姓给三国英雄好汉排座次,说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三兄弟联起手来才和吕布打了个平手。

  忻定盆地不仅出英雄出美女,而且出才子,这位才子就是金元时期的文坛领袖,杜甫之后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元好问。元好问是忻州韩岩村人,大家对他的了解并不是太多,因为他是鲜卑族人,他的祖国金朝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由于民族偏见的影响,他的地位就受到了限制。其实,抛开民族的因素,单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讲,元好问是可以和李白、杜甫、陆游、苏轼并驾齐驱的一流大诗人。金庸在他的著名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就引用了元好问的传世名词《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车到神山)说了半天,元好问和定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看这面远处那座山,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这座山就是著名的遗山。忻州韩岩村是元好问的家乡,而定襄神山村是元好问妻子的故乡,是元好问的“外家”,他小时候曾在这座遗山上读过书,因此以“遗山”为号,定襄因此也多了一处叫做“遗山古刹”的胜景,可惜古刹已经在文革中毁掉了。元好问老年时长期住在这里著述金朝野史,写成了洋洋200万言的《壬辰杂编》,后来元朝编著《金史》时大量沿用了《壬辰杂编》的内容,使《金史》成为了二十四史中的优秀作品。他有一首名为《居外家南园》的散曲充分表达了他对神山村深挚的情感:“重岗已隔红尘断,村落正年丰。移居要就,窗间远岫,舍后长松。一年种谷,十年种木,都付儿童。老夫唯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元好问一生创作诗歌1300多首,词370多首,而散曲仅有10首,但正是这10首散曲,带来了元曲的繁荣,把中华文学继唐诗、宋词之后推向了第三个高峰。他是当之无愧的散曲首创者,是中国散曲的开山鼻祖。

  滹沱河流经的忻定盆地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河流两岸物产丰富、名人辈出,仅近现代时期就走出了清朝闽浙总督徐继畲,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民国山西省主席赵戴文,徐向前元帅,原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商务部长博熙来,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陕西省省长白清才,山西省副省长阎武宏和杜五安等杰出人物。

  现在我们来到了蒋村,2007年1月15日以99岁高龄在北京逝世的薄一波,1908年2月就出生在这里。薄一波原名薄书存,父亲是开纸坊的,但由于多种原因反而负债累累,困难到什么程度呢?薄老回忆说,4岁时,小弟弟出生,本来添丁进口是大喜事,但由于生活困难,没办法只好将刚刚出生的孩子扔到尿盆里淹死。尽管家里穷到这种程度,父亲还是让他读了书,这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薄一波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937年,在抗战烽火燃遍全国的时候,薄一波接受党中央的指示到山西组建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这支部队从诞生之日起就投入到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开创了太岳革命根据地,从滔滔黄河到滚滚红河,从巍巍太行到千里南疆,共参加大小战斗6000多次,解放县城45座,歼敌12万多人,他的6000多名烈士和成千上万英雄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赤胆忠诚的凯歌,解放后这支部队整编为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四十师。建国后,他四次出任中国副总理,并出任中顾委副主任。对于他一生的成就,党和人民的评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说起薄一波的高风亮节,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他对待金钱的态度和他的教子之道。薄一波是共和国卓越的经济工作领导人,被香港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代财爷”,但说起他对金钱的态度,薄老的三儿子薄熙成却这样说:“坦率地讲,他兜里没有过钱,他可能分不清人民币50和100之间的区别。他对自己的钱基本没概念。到了晚年,他写书有了点稿费,秘书给他攒起来了。他开始有一点就捐了,后来他问我,给孩子们上学捐个学校大致多少钱,我说大致得20万到25万基本上才能建一个希望小学。后来他就问,他有多少钱,我说可能也就24、25万块钱,他说那就全捐了,建一个希望小学,建在山西的武乡县。他走时,我们家基本没有所谓的遗产问题,因为他没有一个存折,没有一分钱”。

  而谈到父亲对子女的教育,现任商务部部长的薄熙来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父亲对我的帮助主要是教育。一个人将来能否做点事,主要看青年时代是否受到学识品德和素质上的教育。我从父亲那里得到很多这方面的帮助”。应该说,良好的教育才是薄熙来从父亲那得到的最大财富,这位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的人生道路,其实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从金县,到大连市,再到辽宁省、商务部,他的仕途从基层到中央,他走了20多年的时间。其中,光是在金县当“七品”县官,就结结实实地干了8年。薄熙来虽然很少回家乡,但他对家乡从来都念念不忘,他曾经说过:“我是山西人,抠门儿。小恩小惠,只能让人感觉亲近,不会让人感到敬佩,只有把工作做得出色,才能叫大多数人跟着走”。

  (山西土皇帝阎锡山)

  下一站我们就要到达阎锡山的老家河边了,刚才我们说到山西人的抠门,其实要说抠门,阎锡山是最典型的。把阎锡山的抠门体现得最形象的,要说是民国时期上海一家报纸上刊登过的一幅漫画:漫画的内容是当时叱咤全国政坛的三位风云人物——蒋介石、毛泽东、阎锡山。画面上,蒋介石一手美钞,一手飞机大炮,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毛主席则是一手小米,一手步枪;而我们土皇帝阎锡山头戴瓜皮小帽,一手提着醋葫芦,一手拨着算盘珠,一幅精明世故的地主老财打扮。

  说到阎锡山的抠门,就不能不提那条闻名全国的窄轨铁路。大家看,我们身边这条通往河边的铁路就是阎锡山在当年修建同蒲铁路的同时配套建设的一条支线窄轨铁路。阎锡山为什么要修建窄轨铁路,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阎锡山想把山西搞成他的独立王国,不让外来势力进入山西,专门把同蒲铁路修成窄轨,一旦战争爆发,外省兵车难以直开山西,相反,若时机对他有力,则可以运兵出击,向外扩张。这个说法,并非全无道理,他自己也说过:“窄轨有窄轨的好处,有了事情,外面的火车进不来”。但是他也说过:“有人建议,为一劳永逸,应采用标准轨,这自是无可厚非”,可是“我们现在的力量不足,可以先修成窄轨,二十年以后,我们有了钱,再换宽轨,就不是个什么困难的问题了”。说明他的眼光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狭隘。其实当时修筑同蒲铁路时,是按标准轨的宽度修的路基,这样实际上是把窄轨修建在标准轨的路基上,为今后换成宽轨作了准备。

  关于阎锡山,大家对他的认识基本是反面的,比如“山西土皇帝”、“国民党反动派”等等。但是,要论民国风云,阎锡山是个避不开的人物,你不得不承认,在动荡不安的中国近代史上,阎锡山的确算是个人才。从指挥辛亥革命太原起义以坐上山西省大都督,他就开始了统治山西38年的历程。大家想一想,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的时候,他是山西的都督;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当了皇帝,他仍然牢牢地掌握着山西的军政大权;袁世凯倒台,北洋军伐段奇瑞、曹坤、黎元洪,走马灯似的轮番执政,山西省仍然在他的控制之下;后来,蒋介石上了台,山西仍然归他管。可谓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通观整个中国现代史,再没有第二个人,在一省之长的位置上坐了这么长时间而不动摇的。尤其是在抗战爆发初期,阎锡山为了保住山西老窝,积极周旋于共产党、日本人、蒋介石三方之间,被党史专家戏称为“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哪一方也不得罪,哪个鸡蛋也不踩破。充分反映了他精明圆滑的处事原则,可以说达到了左右逢源的地步。

  需要提到的是,阎锡山也出台过不少推动社会进步的政策,比如他在山西境内推行的“六政三事”,所谓“六政”是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天足(废除缠足恶习)、剪发。“三事”指种绵、造林、畜牧。这对发展农副业生产,革除封建陋习,清除满清封建王朝的遗风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老百姓有时也拿这些事来嘲笑他,还编了顺口溜,说什么“阎锡山,灰拾翻,尽管老娘们的臭脚板”,但我想就鼓励妇女“天足”这件事来说,也算是一种解放、一种人道、一种进步吧。

  (过河边)

  这里就是河边,从这儿往里走1.5公里就是闫锡山的旧居了,这里上千间楼阁殿堂错落有序,三十座庭园院落环环相套,占地面积达33000平方米,堪称中国近代私人官邸之冠,也是山西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代表作。现在,这里已经开辟成为晋北最大的民俗博物馆,和晋中祁县民俗博物馆、晋南丁村民俗博物馆并称为山西三大民俗博物馆。90多个展室生动展示了民间刺绣、剪纸、面塑、纺织、造纸、服饰等晋北地区清末民初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

  河边过去属于五台县,现在归定襄县管辖。当时在阎锡山的建设下,不仅通了公路,疏通了下水,而且安装了路灯,堪称当时的“三晋第一村”。因此,五台县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叫做“县不如镇,镇不如村”。就是说在当时,五台城不如东冶镇,而东冶镇又不如河边村。

  河边能出阎锡山这么个大人物,风水自然是差不了的,按阎锡山自己的说法,村前有滹沱河环绕而过,叫做“沱水毓秀”,村后有文山镇守家园,所谓“文山钟灵”。大家看,那就是文山,文山不仅是河边村文风昌盛和繁荣富庶的象征,还是全国十大名砚之一——“台砚”的产地。台砚可分为段砚、凤砚和崞砚三种,河边产的是“段砚”,因为当时文山上盛产“椴木”而得名;凤砚产于定襄凤凰山;崞砚则产于原平市(原平过去叫崞县)。文山石料分黑、绿、红、紫四种:黑石乌朗,绿石青翠,红石霞染,紫若猪肝,其中品质最高者为黑、绿二石。石砚以发墨为上,用台砚着水磨墨,既不渗水又下墨适度,且储墨时间长,消水慢,是不可多得的文房珍宝。

  (过济胜桥)

  前面我们就要到达济胜桥了,这也是阎锡山为家乡做的一件善事。我们说五台山过去有四座关口,东关是五台县和河北阜平县交界处的龙泉关,西关是五台县和繁峙县交界处的峨岭关,北关是东台顶和北台顶之间鸿门岩,南关就是济胜桥附近的虎牢关。因此,过了济胜桥,我们就算是进入五台佛国了。

  我们脚下流淌着的就是忻定盆地的母亲河——滹沱河,滹沱河是一条遍布着风景名胜的山水画廊,沿线分布着繁峙泰戏山、平型关、岩山寺、公主寺,代县代州古城、杨家祠堂、赵杲观、白人岩,原平崞阳古城、楼烦寺、天涯山、五峰山、同川梨乡,定襄西河头地道战遗址、阎锡山旧居、洪福寺等风景名胜。滹沱河流入五台境内后,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水力资源,不仅留下了一路的青山秀水,还缔造了我国第一座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这座电站位于五台县神西乡西河村滹沱河畔,是山西省最大的水电投资项目,是山西省最大的电网调峰、填谷电站,是山西电网最经济、最有效的调峰电源,是国家在忻州境内建设的有史以来最大生产性项目。主要建筑有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和地下厂房,总库容近900万立方米,总投资近百亿,预计至2008年全部建成投产。电站全部建成后,对改善目前山西电网电源结构单一,调峰能力差及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忻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5308771/679830839.html

更多阅读

又见五台山门票预订 又见平遥

《又见五台山》演出现场伴随着男声吟唱的取自文殊菩萨七字咒的旋律,观演完毕的观众再次从刚刚为他们展现了精彩演出的演员身边走过,一幕幕场景似乎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可观可触,演员们每一丝呼吸都如此之近,这就是《印象》系列

布袋和尚《插秧诗》 布袋和尚新传全集

布袋和尚《插秧诗》听过布袋和尚写的一首《插秧诗》吗?关于诗句原文,因时代较久远,各方说法有些差异,大多人认为原文应为: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  另有一部分人认为“青苗”应为“青秧”,将“

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二十四诸天 黄飞鸿之八大天王高清

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二十四诸天|字(一)佛教中的八大菩萨一、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中国佛教认为山西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说法道场。在大乘佛教

转载 中国最权威的茶叶分类大全 转载 佛教文疏大全

原文地址:中国最权威的茶叶分类大全作者:中国最权威的茶叶分类大全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

声明:《五台山旅游区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沿途导游词》为网友笙歌散尽人未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