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重阳节

  古诗词中的重阳节

  文/袁文良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传统的重阳佳节。在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对此,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就已提及。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不过,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到三国时期,每到九月初九日,人们为庆祝丰收,纷纷饮酒设宴,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有着明确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而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进一步描述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当时的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汉代,人们受巫师追求长生不老、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出现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西京杂记》中对此有着记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不过,一直到唐代,重阳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长期发展中出现了赏菊、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各种风俗和活动,一些文人墨客此时也会诗兴在发,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贺重阳的好词佳句,今日读起来,也会令人感慨万千。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重阳佳节来临,患有严重肺病的诗人举目无亲,面对困顿的生活,只有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有感而发创作了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通过对凄清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读起来真有一种诗中画、画中诗的感觉,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表现了佳节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字里行间表达出远在异乡的诗人在重阳佳节时对家乡、对亲人诚挚热烈的思念之情。千百年来,诗中所表现的切切之情无不牵动游子的怀乡思亲之情,即使现在,每逢节日,人们都会脱口吟咏此篇,以聊思情。诗人崔国辅的《九月九日》一诗,更是把重阳节人们赏菊饮酒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细读之仿佛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江边度重阳的彩色画卷。

  在宋代,人们对重阳节更加重视,杜世安的《惜春令》从多个角度对当时重阳节的节日风物和节日民俗:“今夕重阳秋意深。篱边散、嫩菊开金。万里霜天林叶坠,萧索动离心。臂上茱萸新。似旧年、堪赏光阴。百盏香醑且酬身。牛山会难寻。”词中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特有的风物景象,展示了深秋时节的萧瑟苍凉、菊花独傲的节日景象,而且描绘了人们过节的民俗方式,臂系茱萸,尽情享受寥阔高远的良辰美景,概括出当时知识分子超脱疏放的高远情怀和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而晏几道的重阳佳节宴饮之作《阮郎归·天边》,既感喟身世,自抒怀抱,又写抑郁之情,但读起来却无绝望之意:“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特别是三、四两句,将客居心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诗人陈师道则从重阳节所见景物下笔,创作了《九日寄秦觏》一诗:“疾风回雨水明霞,涉步丛祠欲暮鸦;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对秦觏的怀念之情和慰勉之意,并将重阳佳节吟诗、饮酒、赏花、登高的习俗巧妙地揉合一体,蕴含于全诗的字里行间,既有实景,又有虚构,其风格沉郁含蓄,意蕴深长,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而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 重阳》一词,则把客观环境和内在情绪交融一起:“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词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显现了作者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其赏菊时的孤独凄凉心情也跃然纸上。

  到了明代,每到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民间更是盛行登高赏菊,且一直流传到清代,影响到现代。明代诗人文森离家三载,重阳之时便创作《九日》一诗,抒发思亲怀乡之情:“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全诗虽写思乡,但无一词一语直接表白,半含半露,犹如山涧之水,其势迂回。忽而抒发内心感受,忽而描写眼见景致,而眷恋的情感和深沉的思念却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显得自然朴实,读之令人颇为感动,从内心体会到作品悠长深远的境界。明末清初诗人陈子龙曾于重阳之日登临一览楼,且作有一首《九日登一览楼》一诗:“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去麓半函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诗人从眼前景物写起,抒发了“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在无限失意之时绝不放弃抗争的决心。近代诗人王国维于1905年重阳节游览了苏州留园,留下了一脍炙人口的《九日游留园》:“朝朝吴市踏红尘,日日萧斋兀欠伸。到眼名园初属我,出城山色便迎人。奇峰颇欲作人立,乔木居然阅世新。忍放良辰等闲过,不辞归路雨沾巾。”全诗自始至终都在写景,表现出作者对留园从一见钟情到一往情深的心境。特别是中间两句,出语新奇,虽说写景,却收到了以少总多之功,读之让人有身游留园、身临其境之感。

  1929年重阳节之时,毛泽东正在闽西征途之中,以雄视千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触景生情,写下了《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仅仅四十多个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泞秋的战地风光,是那么的鲜明爽朗;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又是那么的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不仅不会感到肃飒之气,反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如今,重阳节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重阳节

  通联:(450052)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

  电话:13598831881 E-mail:ywl728@sina.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252671/404102344.html

更多阅读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 古诗词中的通感

古诗中的“通感”透出的美学价值“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

古诗词中的“菊花”意象来自网络 古诗词意象

古诗中菊花的象征意义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亲睐。唐诗中有许多咏菊言志、歌菊抒怀的诗篇,品读这些浓情四溢、思想飞扬的诗篇,可以使我们对唐代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四月醉芳菲 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

古诗词中的夏 春夏秋冬古诗词

女儿每天能够坚持写一首诗,一方面权当练字,另一方面也可以背诵背诵古诗。正直长长夏日,我们来粗略理一理古诗中的“夏”。描写夏天的古诗1: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古诗词中的风景名胜 中国风景名胜图片

在古诗里旅行文/李方溪亭品茗图 沈从斌作在古代中国,最活跃的旅客大抵是诗人,像郦道元那种写散文的比较少见。农民一般被固定在土地上,很少有机会出门,除非服役或迫于天灾人祸。商人较多旅行,但他们是社会边缘人,被认为不入流。旅行产业主

声明:《重阳节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重阳节》为网友戏剧牡丹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