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 承担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的有哪些情形

  众所周知,无论是酒后驾驶还是醉酒驾驶,在我国都属于违法行为。因为醉酒驾驶而产生的重大交通事故也非常多,这一行为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那么大家知道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是什么吗?接下来就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 承担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的有哪些情形

  一、承担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的有哪些情形

  醉酒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根据醉酒人的醉酒程度及精神状态,醉酒人在醉酒状态下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应承担刑事责任:

  一是醉酒人在醉酒状态下没有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构成犯罪,应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这常见于生理性醉酒。生理性醉酒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醉酒类型,属于一次过量饮酒后出现的急性酒精中毒。医学和司法精神病学的研究表明,生理性醉酒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变化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兴奋期,此时饮酒者自制能力有所降低,情绪不稳,容易激动。第二时期为共济失调期,醉酒人言语增多,口齿不清,步态不稳,辨认能力降低,控制能力明显减弱,呈酩酊状态。第三时期为昏睡期,醉酒人可能出现酣睡、直觉丧失、昏迷等症状,严重可因呼吸中枢受损害而死亡。因此,对于生理性醉酒的人在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由于没有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是如果醉酒使行为人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是行为人有意或过失地造成的,按照原因中的自由行为的理论应承担刑事责任。与职务或业务活动有关的酗酒犯罪,应当从重处罚。本来“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的原则”要求,责任能力必须存在于行为之时,行为人只对在有责任能力的状态下所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承担责任,不能追究在无责任能力状态下所实施的行为的责任。但是如果行为人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不是由于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患有精神疾病,而是行为人自己故意或过失地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在丧失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又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在此情况下能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这就是“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原则”的例外——原因自由行为。“原因自由行为实含前后相继而不可分之原因阶段与行为阶段。刑法对于此等行为之评价,不应只限于行为阶段,而应同时兼顾原因阶段。由于行为人在原因设定阶段仍有意思决定之自由,故刑法对于原因自由行为之评价,自不宜以行为人于实现构成要件之瞬间系在精神障碍状态下,而认定行为人不具有责任能力或仅具有限制责任能力。”如果醉酒人知道自己有病例性醉酒疾病,故意饮酒造成病理性醉酒状态,以便利用这种状态进行犯罪活动,因而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二、酒驾和醉驾处罚新规定

  1、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3、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4、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5、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645271/65754637.html

更多阅读

2017醉酒驾驶量刑标准 2017醉酒驾驶的标准

  一般酒驾的标准及其认定问题在很多时候都会根据其实际的酒精含量来进行判断,那么,具体的酒精含量要达到多少才算酒驾呢?今天,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醉酒驾驶的标准,欢迎阅读。  2017醉驾的标准  一、车辆驾驶人员血

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 醉酒驾驶刑事处罚规定

  我国醉驾入刑是从刑法修正案八开始的,相信很多人尤其是驾驶员朋友都想知道是如何对醉酒驾驶进行刑事处罚的。今天,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醉酒驾驶刑事处罚规定,欢迎阅读。  醉酒驾驶刑事处罚规定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

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 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区别有哪些

  许多人分不清楚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甚至还有人认为这其实就是表达的一个意思。那么你知道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区别有哪些吗?今天,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区别,欢迎阅读。  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区别

声明:《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 承担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的有哪些情形》为网友狼嚣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