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最坏的结果
有一位朋友做保险推销员,做得很成功,问她有什么秘诀,她告诉我,她们接受了一位行销训练的培训。训练师要求推销员想象自己正站在即将拜访的客户门外。
训练师:“请问,你现在在哪里?”
推销员:“我正站在客户家的门外。”
训练师:“很好!那么,接下来,你想到哪里去呢?”
推销员:“我想进入这位客户的家中。”

训练师:“当你进入客户家里之后,你想想看,最坏的情形会是怎样呢?”
推销员:“最坏的情形,大概是被客户赶出来吧。”
训练师:“被赶出来后,你又会站在哪里呢?”
推销员:“就还是站在客户家的门外啊。”
训练师:“很好,那不就是你现在所站的位置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原处,又有什么可恐惧的呢?”
人生感悟 :
只要有1%的希望,我都会做100%努力。失败了又怎样呢?最坏的结果不过是退回到原处,我并没有损失什么,相反还增加了不少工作经验和人生体验,一切只不过从头再来。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哲理栏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529971/687933908.html
更多阅读

| 请不要转载所谓最坏的事情,不过是逾越了自己的人生底线。这个社会中的道德底线是固定的,但是人生底线却因人而异。我比较偏执,在我看来道德底线是约束高等猴子的,我比较在乎自己的人生底线,不出卖祖国,不出卖朋友,对父母孝顺,爱就是爱,恨

哲理小故事:墨守成规的键盘设计对于字体潦草的外国人,1870零年实在是令人兴奋的日子,因为打字机刚刚面世,人们都相信潦草的字体,可以变得整齐而且有效率。可是,当时打字机市场的领导者休乐斯公司,收到一大批客户的投诉,因为打字机速度太快

  没有压力的船最危险的哲理小故事 詹姆斯·库克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航海家,他一生出海300余次,曾三度远征太平洋,每次在海上遭遇危险,他都能全身而退。45岁那年,库克第二次远征太平洋。当他的航海船队返航时,遇上了可怕的

哲理小故事:迟到的午餐 1996年的一天,一位名叫皮特的南非着名企业家,应邀到总统曼德拉的家中做客并商谈一个与政府的合作项目。 上午10时30分,皮特准时到达曼德拉的家中,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站在房外停车坪上,迎候他的那个人,正

哲理小故事:人生的长短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今年已经92岁,依然担任上海大学校长。 他叫钱伟长。他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型编码等方面,有过举世瞩目的突出贡献。20世纪50年代,他就是中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