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式家长学堂 中国家长应向西方学什么?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新中国式家长学堂 中国家长应向西方学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4461771/304252762.html

更多阅读

新高三家长该做的四件事 高三家长会ppt

新高三家长该做的四件事上一篇博文《送给新高三生的四句贴心话》中,我们给新高三生提了几句醒儿。今天,我们想再和高三家长们深聊几句。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咨询、讲座中接触的考生家长很多,尤其临近填报高考志愿时,有的家长工作做得很到

2015年新学期家长对孩子的寄语怎么写 初二新学期家长寄语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每当一个学期的期末结束,对于我们的学习,不管是老师也好,还是家长也好,都会对我们有所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于孩子的期待。不管是在学期的开始还是结束,家长对于孩子都会有一些寄语来送给他们。以下就

萨缪尔森警惕中国 警惕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中国的父母恐怕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龙的父母。但是中国的家教又存在很多弊端。MSN中文网指出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看看这些普遍错误你有没有犯,它们对孩子究竟会造成什么伤害。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声明:《新中国式家长学堂 中国家长应向西方学什么?》为网友花落伊人两笑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