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共青团成立95周年 在中国气象局成立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是中国气象局成立6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会,回顾总结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发展的美好图景。我谨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向全国广大气象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分别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肯定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发展的光辉成就,殷切期望广大气象工作者继续奋发努力,开创中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这是对全国广大气象工作者极大的鼓舞。

  刚才,骆继宾同志代表老一代气象工作者、金荣花同志代表青年气象工作者发言,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中国气象事业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

  60年前的今天,中央军委气象局正式成立,新中国气象事业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53年,中央军委气象局更名为政务院领导的中央气象局。1982年,中央气象局更名为国家气象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93年,国家气象局更名为中国气象局,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继续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

  60年开拓进取,60年波澜壮阔。中国气象事业从建国之初的百废待兴、百事待办的艰苦创业,到迅速进行气象观测、通讯、预报、服务等业务的建设;从事业发展遭到严重干扰、停滞不前,到拨乱反正,气象事业迎来第二个春天;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提高气象服务效益,到明确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发展道路,中国气象事业呈现出昂扬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60年来,气象事业得到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53年,毛泽东同志指示,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1954年,周恩来同志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气象及相关部门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中责任的要求。1957年4月,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全国气象先进工作者代表。1979年和1984年,邓小平同志先后视察了黄山气象站和长白山天池气象站,还语重心长地指出,气象工作对工农业生产很重要,气象工作者要努力。1996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中国气象局时指出:“气象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气象预报是否准确,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系到经济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关心,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他同时要求,“气象工作要始终抓住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提高队伍素质。”“气象工作要坚持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服务,要把为农业服务放在首位”。2007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甘肃省气象局时强调,“气象工作非常重要,对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候变化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你们要做好研究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人民群众福祉安康服务”。2008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又做出重要批示:“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搞好各项气象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一直是广大气象工作者献身气象事业的精神动力。

  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时俱进地确定气象工作方针。建局之初,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气象工作必须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既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此,气象部门确立了“依靠全党全民办气象,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组成全国气象服务网”的工作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气象部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气象服务效益和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积极推进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准确及时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以农业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的经济效益”的工作方针。上个世纪90年代,气象部门提出了“在继续抓好中短期天气预报的同时,应当大力发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气候、气候变化工作”的战略部署。世纪之交,气象部门又进一步提出“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和“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的气象服务理念。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和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发展要求,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立气象现代化体系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建立适应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需求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新思路,强调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为核心,综合气象探测业务为基础,科技和人才为保障,全面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60年来,我们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气象事业发展道路。我们不断深化各项改革,调整事业结构,完善运行机制,使气象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审时度势,针对“气象台站高度分散、气象业务高度集中”的特点,积极推进气象部门领导管理体制的改革。1981年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1992年,气象部门又实行了“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展气象事业的积极性。1999年,我们提出了以建立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业务、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三部分”为主要内容的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们着眼于提高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发展规律的气象业务技术体制。从1988年起,我们先后成立了八个区域气象中心,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探测中心和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一批国家级气象业务和服务机构。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以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我们不断探索并大力推进气象科技体制和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这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为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0年艰苦奋斗,60年成就辉煌。我们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首位,秉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增强。

  我们大力发展中国特色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业之本。经过60年的发展,气象部门已从提供较为单一的决策服务和为农服务,逐步发展形成包括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和科技服务在内的中国特色气象服务体系。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已由传统农业扩展到包括农、林、牧、渔,以及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等在内的大农业范畴。面向工业、交通、环保、水利、国土、卫生、海洋、旅游等行业,以及国防建设、森林防火、应急保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蓬勃发展。我们努力构建适应需求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省级以上气象部门制定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达到280余个,应急气象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我们不断改进气象服务手段,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方式由传统的报纸、电话、广播等,逐步发展到包括电视、手机、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电子显示屏、超高频警报器等,实现了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每天接受气象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其中全国各类电视频道播出的天气预报节目达3000多套,成为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手机短信接受气象服务的用户超过9000万户,还建立了1.5万余个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37.5万余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我们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技水平,全国现有人影高炮6533门、火箭发射架5939台,作业装备水平及规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抗御农业气象灾害、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扑灭森林草原火灾的重要科技手段。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气象服务的效益越来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已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气象投入产出比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1∶40提高到目前的1∶50。气象部门为抗御1954年长江流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1963年海河流域严重暴雨洪涝、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1年江淮地区特大洪涝、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6年“桑美”超强台风、2006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涝、2007年重庆和济南等大城市局地强降雨、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09年春季冬麦区特大干旱和初冬北方大范围暴雪等重大灾害,以及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我们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强化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预测预估、影响评估、决策服务,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们努力发展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天气预报预测能力不断增强,精细化程度大大提高。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和数值预报产品广泛应用,使我国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实现了由传统的人工分析为主的定性分析预报方式向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自动化、客观化和定量化分析预报的重大变革。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由单一天气预报发展为目前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变化预估,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空间天气等预报,以及空气质量等级、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海洋气象、流域面雨量和城市积涝等预报。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和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中期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到7天,分辨率达到30公里。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制作气候预测产品的国家之一。2008年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5.6%,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台风24和48小时路径预报、沙尘暴数值预报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08年全国月气候预测准确率达66%,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此外,气象部门高性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总运算能力已达到48万亿次/秒,资料存储系统的磁盘和磁带存储容量分别达到350tb和2pb。

  我们着力建设现代化气象综合观测系统。60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气象观测业务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明显增强,已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2416个国家气象站已全部实现气象观测自动化,无人自动气象观测站已达27796个,可提供每10分钟一次的观测数据,观测时空密度大大提高,实现了观测资料实时汇集和共享。建成了28个大气成分观测站、29个沙尘暴观测站、337个酸雨观测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54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504个土壤墒情观测站、170个海岛/海岸自动气象站、160个强风观测站、5个船舶气象观测站、16个浮标气象观测站、400个风能观测铁塔、100个太阳辐射观测站、425个雷电观测站、32部风廓线雷达和418个gps/met站。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成为世界气象组织认可的26个全球温室气体本底基准观测站之一,北京上甸子等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基本实现了在线观测。1988年以来,我们共成功发射了5颗极轨气象卫星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实现了业务化运行和双星观测,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实现了换代。自1999年第一部国产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全国已建成150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并实现6分钟一次的数据实时传输和拼图联网。

  我们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逐步形成了由“一院八所”、省级气象科研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部门重点实验室、一批共建的联合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等构成的气象科研与开发体系,“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日渐形成。组织开展了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型科学试验,大大提高了我国气象科技水平。1980—2008年间,气象部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奖1项。我们成立了数值预报创新基地,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缩小了我国数值预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风云-2号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等研究成果在气象业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气象人才队伍。从建国初期在各大军区建立气象训练队开始,气象部门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全国气象部门参加新业务、新技术培训19.4万人次,外语培训1.6万人次,全国业务技术和管理人员实现每5年轮训一次。气象部门坚定推进干部“四化”,加强了高层次领军人才、一线专门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形成了一支以大气科学为主体,电子、通信、遥感、农林、环境、生态、经济、管理等多种专业有机融合的气象人才队伍,队伍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目前,气象部门有“两院”院士8名,教授或正研级研究人员450人,10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职工队伍的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比例达到42.6%,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上升到10.9%。我们高度重视和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使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人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致力于广泛的开放合作。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气象部门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就建立了联合工作机构和人员交流机制。进入新世纪,中国气象局又先后与国内16所高校开展了局校合作,与上海、江苏、青海、四川、安徽、河南、湖北、广东、重庆等省(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委、军队及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率先实现气象数据共享,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国内合作新模式。1979年5月,中国气象局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签署的气象科技合作协议,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专业部门与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双边合作协议。30年来,中美开展大气科技合作项目约600个,从美国引进了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成为两国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目前,我们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科技合作和交流,与22个国家签订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或意向书。气象国际合作从国家间的双边合作为主拓展到广泛开展多边合作,并积极参与重要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从传统的交流互访发展到联合组织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交换培养培训专业人才。我国气象科学家先后担任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主席、副秘书长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等重要职务。我国科学家叶笃正、秦大河院士先后获得国际气象领域最高奖—imo奖,多位中国青年科学家获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奖。我们通过世界气象组织自愿合作计划向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包括气象仪器在内的多方面援助。我国还为100个国家培训了1300多位气象人员。通过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我国气象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

  我们逐步完善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制环境。1994年,我国第一部气象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颁布实施,1999年,我国第一个气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2002年,颁布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目前,各省(区、市)先后出台了97部与气象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国气象局修订了19部部门规章,气象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中国气象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43部规范性文件和一系列技术规范,制定气象国家标准20项和气象行业标准101项,气象预报服务、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得到了规范。行业监督、技术交流、组织协调、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建立,电子政务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气象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不断提高。

  我们全面推进部门党的建设、气象文化建设和基层台站建设。60年来,我们始终重视部门党的建设。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党支部2504个,基层气象台站建有独立党支部的比例达到97%,中共党员规模达到43074名。我们始终保持着优良的行风,全部门已有99%的单位建成文明单位,全国31个省(区、市)气象部门全部建成了文明系统(行业)。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在各项改革和重大气象服务中,共产党员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大力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气象宣传和科普工作。气象出版、气象报纸、气象科技期刊、气象展览(科普)馆、气象科普基地等气象文化阵地蓬勃发展。我们始终关注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气象台站综合业务能力大幅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01—2008年,仅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达23亿元,为34%的基层气象台站新建了业务用房,100多个艰苦气象台站配备了交通工具,改善了业务用房、观测场、通信、水电、供暖等基础设施,特别是西部和边远艰苦气象台站的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

  此时此刻,我们深深体会到,气象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气象事业是何等的光荣,从事气象工作是何等的自豪!

  抚今追昔,我们应当永远铭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所给予的关怀和支持。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气象事业最大的支持,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气象部门最大的帮助,人民群众给予了我们最大的理解。我国气象事业将深深植根于党和国家的宏伟大业,融会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全过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广大气象工作者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气象队伍是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队伍,是一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和重要历史关头经得起考验的队伍,是一支拥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发展创新、争创一流的优良作风的队伍。几代气象人的宝贵精神和优良传统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发展中国特色气象事业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60年气象事业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功绩。我们不会忘记以涂长望、饶兴、孟平、薛伟民、邹竞蒙、温克刚、秦大河同志为班长的七任中国气象局领导集体,是他们肩挑重担、勇往直前,带领几代气象工作者团结奋斗,不断开创新中国气象事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我们不会忘记以竺可桢、赵九章、叶笃正、谢义炳、陶诗言、程纯枢、顾震潮、黄士松等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是他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我们不会忘记雷雨顺、覃国振、陈素华、陈金水、董立清、崔广、周儒铿、陈胜、隋金堂、赖开岩等同志为代表的先进模范和先进人物,是他们发奋图强、坚忍不拔,创造了新中国气象事业一个又一个光辉业绩。我们不会忘记所有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是他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不断取得了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在此,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和全国广大气象工作者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纪念共青团成立95周年 在中国气象局成立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

  60年来,一代又一代气象工作者不懈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继续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60年的气象事业发展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气象事业,始终坚持服务和服从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大局。推动新时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我们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气象部门党的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必须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气象事业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党和政府重视气象工作、社会各界关注气象事业、人民群众关心气象预报,归根结底就是希望气象工作者能够提供满足各方面需求的气象服务。推动新时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的气象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拓展气象服务领域,不断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必须坚持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60年的气象事业发展值得骄傲的成就是气象现代化建设,60年的气象事业发展显著的特征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如今,气象现代化已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气象服务人民的重要保障。推动新时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坚持面向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需求,面向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面向科技发展前沿,自强不息、自主创新,努力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努力开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确保发展成果、取得新的更大发展的正确途径。实践证明,改革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才能破除影响和制约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气象事业充满活力地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推动新时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完善有利于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有利于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立长期、稳定、务实、高效的合作与交流机制。

  ——必须坚持弘扬优良传统和发展先进气象文化不动摇。60年的气象事业发展重要保障来自于广大气象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党和国家利益为重,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各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始终坚持气象事业服务人民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弘扬优良传统,凝聚气象人精神,这是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推动新时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继承优良气象传统,发展先进气象文化,展现新时代气象人风貌。

  同志们,

  回首过去,我们为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的辉煌历程倍感骄傲、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为中国气象事业再续辉煌而激情满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新需求,面对世界气象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挑战,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复杂局面,广大气象工作者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勇敢地肩负起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的历史使命,把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实现《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的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抓好抓实,继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继续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致力于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致力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适应国家发展要求的气象领军人物、一线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致力于自主创新,强化气象科学基础性研究、业务服务应用技术研发、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致力于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到2020年,努力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我国早日迈入世界气象强国的行列,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同志们,

  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定发展信心,奋发图强,努力开创我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4407071/29420388.html

更多阅读

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之二)

工业振兴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裂变核心”●本报记者  刘晓午  北京报道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这60年中,工业成长和工业化始终是不变的主题。回顾和总结60年中国工业变革振兴的历史经验,实际上就是重温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核

建国65周年纪念币 纪念建国65周年征文2篇

纪念建国65周年征文1篇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我们迎来中华民族赢取民族解放胜利果实的伟大节日-新中国成立65周年华诞。“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祖国母亲的骄子--共产党毛主席把您从虎狼的爪牙之下解救了出来,一声“中国人民

纪念建党95周年 2013年7月纪念建党92周年思想汇报

2013年7月纪念建党92周年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相关文章2013年9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013年10月入党思想汇报2013年11月入党思想汇报到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整整92周年。92年来,我们党走过了血雨腥风,渡过了急流险滩,创造了一个

声明:《纪念共青团成立95周年 在中国气象局成立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为网友叶落无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