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习俗: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灶王又称“灶神”、“灶君”、“灶君老爷”、“老灶爷”、“火神”等,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主管饮食之神。旧时民间灶王信仰颇为广泛,多将灶君像供奉于灶头。那你知道为什么小年要祭灶王吗?

  小年习俗之:祭灶王

  汉族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小年习俗:祭灶王

  祭灶习俗

  中国古代早就有了祭灶的习俗,《礼记·月令》已有记载。秦朝将祭灶神作为“五祀”之一。到了汉代,祭灶成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如司马迁在《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于是,天子始亲祠灶。”南北朝以后,对灶神的信仰已成为民间的习俗。隋唐以来,灶神信仰日益普遍,一直延续到近代。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述:灶神每月最后一日上天,为的是向天尊汇报人们的善恶功过。罪大的“奇纪”,减寿三百天;罪小的“奇算”,减寿一百天。《易内戒》也有类似的说法:灶神每月月底上天,向司命神报告人的过失。司命神根据灶神的汇报,按照过失大小来剥夺人的寿命,最少三天,最多三百天。灶君的职权就这样逐渐扩大,由管一家饮食而变为操一家生死祸福,并且随时记人功过善恶。

  祭灶形式

  古时腊月二十三日,宫庭用黄羊祭灶,这种祭灶礼仪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民间祭灶则用糖瓜、关东糖、糖饼等供品,以祭灶君;用清水草料祀灶君之马。相传灶王每到腊月二十三日,骑马上天向玉皇大帝票报人家善恶。家家户户于二十三日更尽时,在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由男主人跪拜,祝以隐恶扬善之词,严禁妇女主祭,妇女只能在内室扫除炉灶。祭完之后,将灶君神像揭下,与纸元宝等一并焚烧。每逢此日,鞭炮极多,俗称过小年。从前北京有许多灶王庙,家家户户供灶王爷。除少数民族外,汉族人差不多都有祭灶王的风俗。

  唐代以前,习惯上以农历十二月初八或每月晦日为灶神上天之日,通常都于是日祭祀灶神,但也有在七夕祭祀灶神的。宋代以后,灶神上天的时间发生了变化,江北地区的习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灶王上天之日,江南地区的风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王上天之日。

  旧时每逢灶王上天之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灶,唯恐得罪这位玉皇大帝派驻人间的使者。祭灶时,一面烧香磕头,一面口中念祷,请求灶王在玉皇大帝御前多讲好话,不讲坏话。祭祀者相信,供桌上所放的供品是给灶王爷吃的,只要将其灌足酒、使其吃饱饭,灶神吃了人的东西后自然嘴软,只好捡好事向玉皇大帝汇报了。此外,祭祀者还把烤化的饴糖抹在灶王爷画像的嘴上,目的是堵住灶神的嘴,使其无法说坏话。宋代范成大《祭灶词》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里将祭灶的形式、禁忌及供品等,阐述得一清二楚,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之所以要好酒好菜讨好灶君,目的是为了请其上天少说是非,讨个吉利。

  因为灶王的奏报与人们的祸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祭灶必须虔诚,并有所禁忌,不得触犯灶君老爷。据说西汉有个阴子方,祭灶虔诚,一心向善,因而发财,成为名震一方的巨富。清朝有一部《太上宝筏图》,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人广积阴德,多行善事,灶王将他的善行向天神作了汇报,于是便得到了实惠:家中两人科举及第,跻身官场;老两口也健康长寿,安度晚年。这些故事,都说明灶君信仰在不断扩大,尤其对下层百姓影响极广。《敬灶全书》、《灶君宝卷》等书,劝人为善,也都借的是灶君的名义。

  过去人们习惯在灶门上,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人们寄托于灶王身上的希望。送灶君上天,有一定的仪式。通常是先将灶君画像揭下,和元宝等一起焚化,以示恭送灶君上天。有的则用花花绿绿的纸糊成轿子,将灶神、纸马放入轿内一起焚化,以示灶君坐轿上天。有的将“灶君马”和《送灶君上天疏》以及秣一起送入灶内焚烧,表示送灶王骑马上天。还有燃起一枝马尾松,一边烧,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蓬青松一蓬烟,恭送灶神上西天”,也表示送灶君骑马上天。

  接灶仪式

  将灶王送上了天,还得负责接回来。灶王爷上天呆多长时间呢? 这也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灶王在除夕之夜,偕同其他神仙一起从天而降,灶君为诸神作向导,给千家万户带来吉或凶、福或祸。到了正月,诸神都返回天上,只有灶君还留驻人间,居于小小的灶头之上,继续伺察人们的善恶。

  还有一种说法是:灶君上天奏事,来回总共七回。清代吴曼云《江乡节物词》云:“迎神薪突正衣冠,灶马纷纷乍解鞍。来复只须占七日,笑他人说上天难。”这就很有些浪漫主义的趣味,“笑他人说上天难”既豪迈,又潇洒,可体现灶王爷神通之广大。

  灶君老爷正月初一从天上回来,家家户户又可做祭祀,称作“接灶”。接灶很有点像为远方来客或外地归来的亲人接风:尽可能将丰盛的酒菜,作为供品,让旅途劳顿的灶神享用,还要焚香礼拜,以示恭敬。倘若接灶时心不在焉,马马虎虎,得罪了灶王爷,就怕以后“他”上天打你的小报告,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你的坏话,那就够你受得了。

  随便做什么事,都有可能碰到意外,接灶也是如此。明代陈继儒所著《见闻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桩怪事:明朝有个兵部尚书,名叫张悦。他有一次在接灶神时,一只家犬蹲在灶头上,他也不去赶它,任凭家犬凑热闹,依然照拜灶君不误。说来也怪,那只狗突然从灶上跌下,居然立刻一命呜呼了。全家人都说这是不祥之兆,但张悦却不动声色,镇静地对家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接灶一切如仪。后来他家果然平平安安,没有发生任何不幸的事情。这桩事情传了出去,有人便断言,这是灶神保佑了张悦一家。、

  灶上避忌

  对灶君的崇敬,除了毕恭毕敬的祀奉外,还表现在许多忌讳上。由于对灶王爷既尊重,又畏惧,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反差,便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忌讳来。这些忌讳,主要是灶前什么东西不能放,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尤其是对女人,禁忌就更多了。

 

  对灶君避忌记载最详细的,当推《敬灶全书·灶上避忌》了。是书严格规定:“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露体;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披头散发者不得烧饭做菜;不得将污脏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

注:更多内容请关注爱华节日知识栏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4181571/518544645.html

更多阅读

小年习俗和哪位传说中的神仙有关?

小年习俗和哪位传说中的神仙有关?灶王爷!腊月二十三糖瓜粘,喻意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两个神仙。大神仙叫大年,小神仙叫小年。大年心眼好,爱惜人。每到五谷不长的寒冷季节,大年怕饿坏人,就把天上的白面撒

腊月二十三“小年”习俗介绍

   腊月二十三“小年”习俗:祭灶王剪窗花扫尘土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2015年2月11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地区称之为“小年”。小年祭灶是旧时民间习俗。祭灶也叫“送灶神”,相传灶王爷每年这天要上天向玉

北方小年习俗

  北方小年习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是旧

南北方小年习俗有什么差别

 爱华阅读配图  南北方小年习俗是怎么样的?南北方小年习俗有什么差别?小年临近年关,一年的辛劳下来,只有在年关人们才得以休息并享受自己一年辛苦的成果。去看看南北方小年习俗都有些什么吧。  祭灶王:  南北方小年习俗

小年习俗: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灶王又称“灶神”、“灶君”、“灶君老爷”、“老灶爷”、“火神”等,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主管饮食之神。旧时民间灶王信仰颇为广泛,多将灶君像供奉于灶头。那你知道为什么小年要祭

声明:《小年习俗:祭灶王》为网友为爱痴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