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养生 调养脾胃节气养生之雨水

  雨水原本是指冬季过去,春天来临,天气转暖,冰雪融化成水,万物开始复苏。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调养脾胃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相结合。

  下周一是雨水。雨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原本是指冬季过去,春天来临,天气转暖,冰雪融化成水,万物开始复苏。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此时,正是的好时机,当然调养脾胃应首当其冲。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古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强调了这个季节调养脾胃的重要性。

  调养脾胃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相结合。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现象,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此季节应少食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药物调养则要考虑脾胃功能的特点,用生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等。精神上还应注意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雨水为春季的第二个节气,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天之肝木疏泄如太过,则脾胃会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饮食调节: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生冷粘杂油腻食物,以防伤及脾胃。《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鲜地黄150克,捣汁备用,粳米50克洗净,冰糖适量,同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将鲜地黄汁倒入粥内,文火煮20分钟即好。)二曰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取防风一份,煎汤去汁煮粥。三曰紫苏粥,取紫苏一份,炒至微黄,略有香气时,煎汁煮粥。”

 

雨水节气养生 调养脾胃节气养生之雨水

 

(爱华阅读配图)

  调补脾胃: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并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心境平和:力戒暴怒,更忌忧郁,努力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平和的良好心态。

  起居劳逸:春捂秋冻,添减衣服。除要“夜卧早起”之外,还提倡多到户外散步,舒展肢体,但不宜激烈运动。

  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4134471/721807436.html

更多阅读

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后羊肉狗肉要少吃

   雨水节气后羊肉狗肉要少吃  公历每年2月18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

脾胃气滞 雨水节气注意脾胃气滞

  暖湿天气注意脾胃气滞  雨水时节,养生应该着重强调“调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据养生专家介绍,五行学说中对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解释是:肝属木,木性可曲

雨水节气养生 雨水节气养生常识

   雨水节气养生常识   疾病篇  雨水节气防上火 少吃羊肉狗肉  按理说,在下雨充沛的雨水节气,人们是不容易上火的,但医生提醒,雨水时更应该预防上火。爱华阅读配图  雨水节气,天气逐渐转暖,但早晚天气依然较冷,风邪渐

雨水节气养生 雨水节气4大养生药膳不能少

  雨水节气,标志着寒冷的天气逐渐消失。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要方》中论及春季的饮食养生时曾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饮食原则。  红枣莲子粥  材料:红枣20枚,莲子15克,大米100克,水适量。  做法:将红枣、莲子、

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佳时期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应该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

声明:《雨水节气养生 调养脾胃节气养生之雨水》为网友叙述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