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选棕叶,我用的是干的竹棕叶,选的时候要看看叶子有没有发黄,要选择有点灰绿色的那种,发黄可能是去年剩下的,叶子要宽无虫眼。
1、泡棕叶—— 泡棕叶时我将棕叶围圈放在蒸锅里(因为有够深)加冷水泡一天,不要打折,如果折叠放入水中,泡好的叶子折痕处容易断,用前洗净。有些老人喜欢先将棕叶开水煮,煮过的叶子韧性好,但缺点是粽子出锅后叶子发黄,竹叶的清香味很不明显。煮棕叶还是比较适合新鲜的叶子。
2、泡米——大部分人泡米都是泡上半天或一天,经过多次试验我发现泡久了的米,不但容易跑米而且粽子比较稀而且很容易散,我只将泡米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就是将泡米的水高处米一厘米,等到看不到水了就可以包了,这要就算包的再松也没关系,因为米还有很大的空间吸水膨胀,这些就留待煮的时候完成了,这样煮出的粽子不但米粒Q而结实,而且涨的那么紧也没有空间给米跑出棕叶外。
3、看叶面——包粽子要将叶子的正面向上,就是用手摸着很光滑的一面,叶背是涩的,用反了熟了的粽子就不会那么容易扒下来了。
4、用叶的方向——我看到一些卖的粽子都将叶柄剪去或将叶柄放里面,我原本也这样做过,但后来我发现,留着叶柄并将它放在最后收尾,这样扎线的时候叶柄会钩住线不容易滑开。
5、包粽子___包的时候取棕叶的2/5处折叠如图,再整成一顺的方向,左手捏着加米和想要的馅料,手指的食指与大指前端两边不要灌满,用右手扶起叶子的末端盖住米而大指与食指是空的正好可以折叠出折扣,这要角就不会漏米了。最后收尾将剩余部分折到一边绑上就可以了。
6、摆放——粽子如果不是可以随便放进去就行了,要插角式的插着摆放,就是让每个角都互相挤着,这样煮的时候不会跑米,我最后会在上面再加上几个鸡蛋,当然也是见缝插针,堵住最上层粽子的角,(粽子锅里的鸡蛋是我的最爱)如果粽子包的少,可以用大点的平碗装满水压在粽子上。
7、煮——煮的时候先大火煮开(高压锅),立马换中小火,电磁炉我用的是140度前后共煮45分钟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