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如何形成的详细 云是如何形成的

  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不过云是怎么形成的呢?云的种类有什么呢?以下就是爱华网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云的形成:

  从形态上来分,云主要有三种,即积云、层云以及卷云。

  从所处高度来分,云又被划分为三个云族,即高云族、中云族和低云族。

  还有一种特殊的分法,便是将积雨云从低云族中划分出来,被称为直展云族。

  云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基本条件。

  在光照下,江水、河水、海洋等水面、植物叶面的蒸发,产生大量的水汽。受大气温度低于水面沸点的影响,水汽含量在大气中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呈现出各种形态,而云便是这些形态之一。

  从地面往上的大气中,离地面越近,温度越高,空气越稠密;反之,越往高空,则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当水汽进入大气层,随着高度的增加越往上升,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的影响,上升的水汽由于体积缩小而比重增大,从而就会膨胀。

  由于水汽的膨胀会消耗自身的热量,因此,上升空气中的温度降低。温度的降低,大气层容纳水汽的能力则越来越小。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达成饱和。这时,如果空气继续上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

  当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大气里的温度高于0℃时,多余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当温度低于0℃时,多余的水汽则被凝化为小冰晶。

  当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相聚”在一起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通过肉眼可以看到的云。

  除了同时具备充足的水汽和空气冷却这两个基本条件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凝结核”。

  如果空气中没有任何杂质,而是绝对纯净的,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就无法依附在凝结核之上。

  单个存在于大气中的水汽分子相互之间的“粘合度”非常小,由于它们之间的合并能力有限,导致它们好不容易“相聚”在一起后又被“生生分离”。即使通过排除“万难”而聚合在一起的小部分水汽分子,也因它们的“个头”太小而导致所形成的小水滴也极其微小,而这些小水滴又将迅速被蒸发。因此,它们的努力,可谓“前功尽弃”。

  大气中含有大量的微粒,典型的代表是尘埃,另外还有大量诸如盐粒、烟粒等微小粒子,这些微粒被称之为“凝结核”。

  凝结核在云的形成上,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它不但能使大量水汽凝结,相聚,更能使它们依附于自己身上。

  因凝结核的作用,大量碰撞并结合在一起的水汽分子终于得以“团聚”,它们“化零为整”,形成大小不一的云。

  云的种类:

  一、高云族

  高云形成于6000m以上高空,对流层较冷的部份。分三属,都是卷云类的。在这高度的水都会凝固结晶,所以这族的云都是由冰晶体所组成的。高云一般呈纤维状,薄薄的并多数会透明。

  卷云(Ci,Cirrus)

  具有丝缕状结构,柔丝般光泽,分离散乱的云。云体通常白色无暗影,呈丝条状、羽毛状、马尾状、钩状、团簇状、片状、砧状等。卷云见晕的机会比较少,即使出现,晕也不完整。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卷云有时会下零星的雪。日出之前,日落以后,在阳光反射下,卷云常呈鲜明的黄色或橙色。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严寒季节,有时会遇见一种高度不高的云,外形似层积云,但却具有丝缕结构、柔丝般光泽的特征,有时还有晕,此应记为卷云。如无卷云特征,则应记为层积云。卷云又分成4类:

  ① 毛卷云(Ci fil):纤细分散的云,呈丝条、羽毛、马尾状。有时即使聚合成较长并具一定宽度的丝条,但整个丝缕结构和柔丝般的光泽仍十分明显。

  ②密卷云(Ci dens):较厚的、成片的卷云,中部有时有暗影,但边缘部分卷云的特征仍很明显。

  ③ 钩卷云(Ci unc):形状好像逗点符号,云丝向上的一头有小簇或小钩。

  ④伪卷云(Ci not):由鬃积雨云顶部脱离母体而成。云体较大而厚密,有时似砧状。

  卷积云(Cc,Cirrocumulus)

  似鳞片或球状细小云块组成的云片或云层,常排列成行或成群,很像轻风吹过水面所引起的小波纹。白色无暗影,有柔丝般光泽。卷积云可由卷云、卷层云演变而成。有时高积云也可演变为卷积云。整层高积云的边缘,有时有小的高积云块,形态和卷积云颇相似,但不要误认为卷积云。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以上的,才能算做卷积云。

  ①和卷云或卷层云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② 从卷云或卷层云演变而成。

  ③确有卷云的柔丝泽和丝缕状特点。

  卷层云(Cs,Cirrostratus)

  白色透明的云幕,日、月透过云幕时轮廓分明,地物有影,常有晕环。有时云的组织薄得几乎看不出来,只使天空呈乳白色;有时丝缕结构隐约可辨,好像乱丝一般。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卷层云可以有少量降雪。

  厚的卷层云易与薄的高层云相混。如日月轮廓分明,地物有影或有晕,或有丝缕结构为卷层云;如只辨日、月位置,地物无影,也无晕,为高层云。卷层云又可分成2类:

  ①薄幕卷层云(Cs nebu):均匀的云幕,有时薄得几乎看不见,只因有晕,才证明其存在;云幕较厚时,也看不出什么明显的结构,只是日月轮廓仍清楚可见,有晕,地物有影。

  ②毛卷层云(Cs fil):白色丝缕结构明显,云体厚薄不很均匀的卷层云。

  二、中云族

  积云图片(3)中云于2000m至6000m的高空形成。它们是由过度冷冻的小水点组成。

  高积云(Ac,Altocumulus)

  高积云的云块较小,轮廓分明,常呈扁圆形、瓦块状、鱼鳞片,或是水波状的密集云条。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大多数云块的视宽度角在1-5°。有时可出现在两个或几个高度上。薄的云块呈白色,厚的云块呈暗灰色。在薄的高积云上,常有环绕日月的彩虹,或颜色为外红内蓝的华环。高积云都可与高层云、层积云、卷积云相互演变。高积云又可分成6类:

  ①透光高积云(Ac tra):云块的颜色从洁白到深灰都有,厚度变化也大,就是同一云层,各部分也可能有些差别。云层中个体明显,一般排列相当规则,但是各部分透明度是不同的。云缝中可见青天,即使没有云缝,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

  ②蔽光高积云(Ac op):连续的高积云层,至少大部分云层都没有什么间隙,云块深暗而不规则。因为云层的厚度厚,个体密集,几乎完全不透光,但是云底云块个体依然可以分辨得出。

云是如何形成的详细 云是如何形成的

  ③荚状高积云(Ac lent):高积云分散在天空,成椭圆形或豆荚状,轮廓分明,云块不断地变化着。

  ④积云性高积云(Ac cug):这种高积云由积雨云、浓积云延展而成。在初生成的阶段,类似蔽光高积云。

  ⑤絮状高积云(Ac flo):类似小块积云的团簇,没有底边,个体破碎如棉絮团,多呈白色。

  ⑥堡状高积云(Ac cast):垂直发展的积云形的云块,远看并列在一线上,有一共同的水平底边,顶部凸起明显,好像城堡。云块比堡状层积云小。

  高层云(As,Altostratus)

  带有条纹或纤缕结构的云幕,有时较均匀,颜色灰白或灰色,有时微带蓝色。云层较薄部分,可以看到昏暗不清的日月轮廓,看去好像隔了一层毛玻璃。厚的高层云,则底部比较阴暗,看不到日月。由于云层厚度不一,各部分明暗程度也就不同,但是云底没有显著的起伏。高层云可降连续或间歇性的雨、雪。若有少数雨(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03971/72418729.html

更多阅读

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海陆风是如何形成的

  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海陆风的相关知识。

脑血栓能治好吗 脑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相

太阳系形成过程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 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形成太阳系的过程你想了解吗?以下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阳系的形成  太阳系的形成据信应该是依据星云假说,最早是

钱塘江大潮景象简介 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钱塘江,对于钱塘江的潮更是难以忘怀,奇景壮观。那么对于钱塘潮呢知道多少呢?看过钱塘潮吗?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钱塘潮的相关知识。  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  钱塘江大潮,简称钱塘潮。钱塘潮

过敏性鼻炎怎么形成的 过敏性鼻炎是如何形成的

  你知道过敏性鼻炎吗?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知

声明:《云是如何形成的详细 云是如何形成的》为网友春风暖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