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以下婴儿
一岁以下的婴儿身体柔软娇嫩,所以需要好好地呵护。但是我们中国很多家长都是习惯把婴儿抱在怀里乘车,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这个阶段婴儿的颈椎尚不能支撑头部重量,如果乘坐的时候面向车头,紧急刹车或意外事故中头部极有可能往前甩,这样就会对婴儿造成严重的伤害。
针对一岁以下的婴儿,全球主流的共同设计标准多是采用后向乘坐设计,以避免冲撞时的撞击力皆集中在颈部,如此设计可将撞击力分散到骨骼较为强壮的部分(如腰、背、肩)。另外也有部分产品采用横向安装的卧床式设计,这类型的保护装置也是不希望小婴儿乘车时是面向车头的。而后向使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并不是愈平躺愈好,虽然在我们的感觉上似乎愈平躺可以让宝宝愈舒适,不过过于平躺的角度有可能在事故发生时让宝宝飞出去撞到前座椅背,所以一些汽车大厂的产品,都附有细心的角度检查器和角度调整器,有助于判定安装角度是否妥当安全。
满一岁的幼儿
宝宝满一岁后,由于体形比较大且发育较为完整,可以采用后向式座椅。由于儿童的头部占的比例要比身体大,因此4岁以下的儿童(18公斤以下)采用后向座椅最为安全。沃尔沃汽车公司交通事故研究组研究证明,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可将伤害减少90%。同正向座椅相比,后向座椅可将撞击力和对儿童头颈部的伤害减少一半。瑞典Folksam保险公司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种观点。该公司的调查表明,幼儿乘车时,坐在前向座椅里要比坐在后向座椅里的丧生或受重伤的几率要高。
4-12岁的儿童
4-12岁的儿童的体重一般在15-36公斤左右,这些孩子除了选择儿童座椅外也可以选择儿童安全坐垫,因为一般的安全座椅常有过小不适用之虞,但由于儿童本身身高还不够高,因此如直接使用汽车后座的安全带,有可能会使安全带越过儿童的脖子,造成勒伤或割伤,因此为儿童选购将乘车姿势垫高的汽车安全座椅有其必要。安全坐垫可以减少在碰撞中对腹部的伤害。当儿童被垫高后,就可以使用正常安全带,便可保护儿童的胸部和头颈部。沃尔沃汽车公司事故调查研究组证明,使用安全坐垫可将危险降低60%。
提醒
1.永远不要把后朝向的儿童座椅放在有安全气囊的前排。安全气囊对12岁以下儿童十分危险,在副驾驶座上乘坐的儿童可能被爆炸的气囊造成致命的伤害,越靠近气囊,伤害越重。
2.不管坐在哪里,所有乘员都应系好安全带,未系安全带的儿童可能被安全气囊伤害。
3.对任何年龄的儿童而言,后排是最安全的位置。
二、儿童乘车安全误区
误区一、让孩子坐副驾驶
小孩天生好动,汽车中控台、排挡杆、手刹都有可能是小孩摆弄的对象,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系数。同时,根据Volvo汽车公司儿童安全研讨会的测试表明,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他就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从而导致重伤或死亡
误区二、成人安全带系法适用于孩子。
一般来讲,儿童系安全带的最佳方法是从手臂下面跨过肩膀斜对角贴胸而过,腿部安全带应该跨过大腿根部。这样避免因为儿童的扭动造成安全带的脱落。另外,因为儿童的身高所限,如果要保证安全地系好车内安全带需要把儿童所坐的位置垫高。一般来讲,儿童安全座椅都有一定的垫高功能。年龄大一些的儿童无法坐儿童座椅时,可以选择儿童安全坐垫。这样,儿童被垫高后,可以使用正常的安全带,这个简单的措施能将危险系数大大降低。
误区三、抱着孩子乘车最安全
父亲开车,母亲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或坐在后排,这在郑州街头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幕。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臂膀保护下才是最安全的。事实并非如此,在行车过程中,这样的乘坐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误区四、让孩子在后排尽情玩耍
不要以为把孩子放在后排就万无一失。即使有家人看护,也一定要让后排的孩子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突发情况时,后排乘客的感觉往往更明显。如果孩子没有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很容易从后排座椅上滑落、撞向前座靠背。
误区五、暂时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
相信大家最近看到孩子因独自留在车中而窒息死亡的新闻也很多。那么带着孩子开车外出购物,到了商场门口把车停好后却发现孩子已经在安全座椅上呼呼大睡了。你不忍心因为给他拆解安全带打扰他香甜的睡眠,于是决定锁好车门、车窗,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建议你立即打消。这种做法其实很危险,为了保证孩子在车中的“安全”,父母一般都会把车窗紧闭、车门紧锁,孩子长时间处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空间,加上车内的空气质量比较差,很容易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独自在车里淘气地乱碰车中的按钮,也会对其本身和车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安全意识培养
近来发生的多起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造成了严重后果,正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其实,除此之外,我国儿童每年遭遇的交通事故威胁也同样不容小觑。每年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有超过1.85万名死于各种交通事故。但比起国外从小就重视对儿童的绿色交通教育,我国尚有一段差距。
励步国际儿童教育不遗余力对于儿童交通安全的教育,尝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形式,培养儿童自我保护的交通安全意识,充分激发儿童对“绿色交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家长在家里也要不时的告诫自己的孩子,该如何保护自己,让孩子形成条件的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