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重在养心 夏日养生重在养心

  夏天,天阳下济,地热上升,气候炎热。“人与日月相应”,在人体五脏之中,心属火,与夏相合。因此,安度夏日,首当养心。暑为夏季主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最易人心。暑邪内伤“心神”,可致人体体温调节失去平衡,大量蓄热,兼之其升散的特性,使腠理开泄。不断出汗,耗气伤津,造成人体中暑。所以,夏季养心,防暑降温是重要一环。

炎夏,不仅在外要注意防暑.在内还须注意养神。心主神志,暑热之邪侵入人体,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心境,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并调息静养,所谓“心静自然凉”。心主血脉,泵血以营养全身。夏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心脏的负担也相应加重了。夏天不可过劳和熬夜。要注意睡眠和休息。在夜间睡眠减少的情况下,安排适宜的午睡是保护心脏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午休50分钟~70 分钟,养心效果最好。

汗为心之液,与血同源。夏天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减少,可致血容量下降。而“静”不仅能养血,减轻心脏负担,还可敛汗,不致汗液大泄。因此,夏天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的运动,减少出汗,同时还应及时补充水分,扩充血容量。盛夏是疖、脓疱、疮、癣等细菌和真菌感染类疾病的多发季节,中医认为这是因火热毒邪炽盛所致。由于心属火,故又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
夏日养生重在养心 aIhUaU素材   www.aIhUaU.com
因而,对于上述疾病,应以清心泻火解毒为大法,积极防治。饮食调理对养心也很重要。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水能克火,咸味入肾,可坚阴以遏制心火亢盛之势,故夏天应注意补充盐分,既为防止体内水分丢失,也是为了平抑在上的心火。酸味食物具有化生津液的作用.且能帮助消化,收敛汗液,宜择食。还应选择苦瓜、绿茶等苦而寒凉的食物。夏天应忌大辛大热之品,以防火上浇油,变生他恙。莲子、荷叶、竹叶均人心经。不仅有清热解毒之功,还兼具清心除烦、养心安神之效,可将其分别与粳米同煮制粥,夏季常食。
 

养生重在养心 夏日养生重在养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381571/14824138.html

更多阅读

秋季养生重在防燥杏仁豆腐 28款润秋燥的甜品 日本杏仁豆腐

入秋的北京,秋高气爽。节气是很奇妙的,多少年的感受了,一过立秋之日,闷热暑湿之感立消。哪怕有秋老虎,温度高一些,但湿度低,总是感觉干爽通透,不像长夏时那么让人难受了。秋天,是最舒服的季节。不过清凉舒服之余,干燥也随之而来,燥易伤肺,秋

早起早睡以养肝 春三月养生攻略 夜卧早起重在养肝

春三月养生攻略 夜卧早起重在养肝――简介  春三月起居――夜卧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惊蛰养生重在养肝健脾 惊蛰养生重在护肝健脾

爱华阅读配图   今天(3月6日)就是惊蛰,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候人体内的肝阳之气容易渐升,相反的阴血会相对不足,尤其是那些老年人更易动怒,易出现眩晕、中风等疾病。所以惊蛰节气养生重在护肝健脾。  惊蛰节气特

健脾除湿汤 夏季养生重在健脾除湿

   养生保健应该自然地“应天顺时”,遵循自然规律。因为“人”不管有多大本事,都无法改变“人体”的“自然属性”。  中医认为,人与万物一理,也有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尽管现代科技十分发达,可以局

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是从立夏开始,经小满、 芒 种、夏至、小暑、大暑,止于立秋前一天。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会之时,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学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

声明:《养生重在养心 夏日养生重在养心》为网友迷离哥要很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