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小常识 冬至饮食常识及相关诗词

冬至养生小常识 冬至饮食常识及相关诗词

  冬至的历史: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公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冬至饮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饺子团圆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较为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八宝粥

  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为发挥御寒作用,我们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我们不妨发挥创造力,将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鸡肉粥、糯米红枣粥、小米山药粥、银耳红枣大米粥等。

  萝卜

  民间有言:“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又说:“冬季萝卜赛过小人参。”所以冬至吃萝卜最滋补,在冬至夜,正适合炖上一锅热乎乎的萝卜排骨汤,补充营养,滋补身体,又能增强抗寒能力。

  冬至相关诗词: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杜甫《冬至》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

  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张志真《冬至祭》

  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燕京岁时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3813671/281430962.html

更多阅读

夏季饮食养生小常识 夏季饮食17个小常识

   夏天天气热,吃些煎炸、性温的食物会容易上火,吃的不干净会导致急性肠胃炎,那么,夏天该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夏季饮食小常识。  爱华饮食常识配图  1、入炎夏,不妨常喝粥!冬瓜粥-清热养胃;丝瓜粥-祛热解毒;大西瓜皮粥

冬季饮食养生小常识 冬季养生小常识 冬季饮食养生知识

  谈到冬季养生,就离不开饮食养生。那么关于饮食养生的知识有哪些呢?下面跟随爱华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冬季饮食养生食物  板栗  板栗又叫栗子,有补肾强精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

秋季养生小常识 秋季饮食养生的小常识

  夏季有过多的耗损,秋季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今天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秋季饮食养生的小常识,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秋季饮食养生营养原则  秋季三个月的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

冬季饮食养生小常识 冬季饮食小常识有哪些

  冬季是养生的好机会。那么,你知道冬季饮食小常识有哪些吗?今天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冬季饮食小常识,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冬季饮食小常识有哪些  1、冬季饮食宜喝粥:古代养生家多提倡深冬晨起宜喝些热粥。《饮膳正要

秋季养生小常识 秋季饮食养生有哪些小常识

  秋季养生,秋季如何养生呢?秋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呢?下面就让爱华网小编来告诉你秋季饮食养生有哪些小常识。  秋季饮食养生小常识  1.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中医称

声明:《冬至养生小常识 冬至饮食常识及相关诗词》为网友钱是我祖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