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形成城市需要什么因素呢?下面就让爱华网小编来给你科普一下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城市形成的原因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同时,城市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早期人类,居无定所,随遇而栖,三五成群,渔猎而食,但是,在对付个体庞大的凶猛的动物时,三五个人的力量显得单薄,只有联合其他群体,才能获得胜利。
随着群体的力量强大,收获也就丰富起来,抓获的猎物不便携带,找地方贮藏起来,久而久之便在那地方定居下来。大凡人类选择定居的地方,都是些水草丰美,动物繁盛的处所。定居下来的先民,为了抵御野兽的侵扰,便在驻地周围扎上篱笆,形成了早期的村落。
随着人口的繁盛,村落规模也不断的扩大,猎杀一只动物,整个村落的人倾巢出动显得有些多了,且不便分配,于是,村落内部便分化出若干个群体,各自为战,猎物在群体内分配。由于群体的划分是随意进行的,那些老弱病残的群体常常抓获不到动物,只好依附在力量强壮的群体周围,获得一些食物。而收获丰盈的群体,不仅消费不完猎物,还可以把多余的猎物拿来,与其他群体换取自己没有的东西,于是,市形成了。
《世本·作篇》记载,颛顼时“祝融作市”。颜师古注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这便是“市井”的来历。与此同时,在另一些地方,生活着同样的村落,村落之间常常为了一只猎物发生械斗。于是,各村落为了防备其他村落的侵袭,便在篱笆的基础上筑起城墙。 《吴越春秋》一书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以墙为界,有内城、外城的区别。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城里住着皇帝高官,外城里住着平民百姓。这里所说的君,在早期应该是猎物和收获很丰富的群体,而民则是收获贫乏、难以养活自己,依附在收获丰盈的群体周围的群体了。
人类最早的城市其实具有“国”的意味,这恐怕是人类城市的形成及演变的大致过程。学术界关于城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防御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二是集市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个集市进行交换。进行交换的地方逐渐固定了,聚集的人多了,就有了市,后来就建起了城;三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一个民族内部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需要有个地方集中起来,进行生产、交换。所以,才有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伴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其实农耕时代,城市就出现了,但作用是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并不具有生产功能,只是个消费中心。那时城市的规模很小,因为周围的农村提供的余粮不多。每个城市和它控制的农村,构成一个小单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学者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如13世纪的地中海岸,米兰、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其中威尼斯在繁盛时期,人口超过20万。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了,由于农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美国、德国与法国等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里。这不仅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征。
城市的结构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并不光是建筑物的增加,以及居民的聚集,而是城市内部产生各具功能的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同时各个功能区之间,存在着有机性的联系,构成城市的整体。这种城市内部各种区域性的形成以及它的分布与配置情形称为“空间结构”或“内部结构”,简称“结构”。结构一方面是受城市内部自然环境的约束,另方面也受到历史发展、文化宗教和城市规划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要了解,何以城市内部地面上会产生各种功能不同的区域。到底有何法则和规范,可以用来解释它们的空间排列和布置。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增加,用地功能竞争剧烈,城市内部出现了工业、商业、交通和居住区前所未有的布局结构。城市地理学者,尤其在美国,对城市结构提出各种理论,解释其发展过程和形成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种
(一)同心圆式的发展
主要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吉斯(E.W.Burgess)提出的,按照他的理论,一般城市结构形式并不是如一般人所相信三个圆形地带,即城市中心、城围及城外,而是由五个同心圆形所组成的。
(二)扇形理论
最初是以美国200多个城市结构的资料研究出来的理论。后来由何以德(Homer Hoyt)加以发扬。他们认为城市内部的发展,尤其是居住区,并不如布吉斯所说的土地价值继续向城外增加,而是低值的住宅区也可能自城中心延向城外地区。同时也主张,城市的发展,常从城中心开始,沿着主要交通要道或者沿着最少阻力的路线向外放射。
(三)多中心理论
如城市地理学家哈里士(C.D.Harris)和乌曼(E.L.Unman)教授所主张,认为美国50方人口以上城市内部的结构,并不光是一个中心,而有多个中心,各区或以桥梁为中心,或以车站为中心,或以教堂为中心,或以工厂为中心,成为中心商业区、批发商区、轻工业区、住宅区等。
美国城市的结构是由它自由发展,很少加以规划的。
中国的城市结构是希望要有规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中国城市结构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结构要素中首重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认为工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居住区是人民生活生息所在和社会活动的地方。商业区则是各种经济活动中枢。虽然城市结构,在空间布局上划分功能,形成各有特色的区域,可是也不能截然分开,也有可以互相补足的地方,如住宅区可有少数商店,工业区可带些住宅。城市内部空间的结构不断发展,现象日趋复杂,为合理解决城市各区结构的相互协调,地理学家可提供方案,综合地面自然因素、经济组织、物质要素和文化特点来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城市规划,使现代城市一反漫无目标、一任自然而使其趋于合理的城区划分。
城市的形成有二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基地,二是位置,当城市初生时,基地往往是诱因。城市的诞生,起先是选择了有利的基地,可是以后的发展繁荣,要靠另外一个地理因素,那就是它的位置,或者称为相对地位。
城市的类型“城市”的提法本身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而最早的“城市”(实际应为现在“城镇”)就是因商品交换集聚人群后而形成的。而城市的出现,也同商业的变革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最初城市中的工业集聚,也是为了使商品交换变得更为容易(可就地加工、就地销售)而形成的。在城市中直接加工销售相对于将已加工好的商品拿到城市中来交换而言,则正是一种随着工业城市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商业变革。城市包括包括有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和城市交通,而这几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都必然地会对城市的商业活动带来影响,促使其发生相应的变革。
城市经济学对城市作了不同能级的分类,如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等,对城市能级分类的一个标准是人口的规模,中国根据市区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把城市分为四等:人口少于20万的为小城市,20万至50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50万人口以上的为大城市,其中又把人口达100万以上的大城市称为特大型城市。
按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分为集市型、功能型、综合性、城市群等类别,这些类别也是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任何城市都必须经过集市型阶段。
集市型城市
属于周边农民或手工业者商品交换的集聚地,商业主要由交易市场、商店和旅馆、饭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所构成。处于集市型阶段的城市在中国主要有集镇;
功能型城市
通过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集中,开始发展其特有的工业产业,从而使城市具有特定的功能。不仅是商品的交换地,同时也是商品的生产地。但城市因产业分工而形成的功能单调,对其他地区和城市经济交流的依赖增强,商业开始由封闭型的城内交易为主转为开放性的城际交易为主,批发贸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类型城市主要有工业重镇、旅游城市等;
综合型城市
一些地理位置优越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经济功能趋于综合型,金融、贸易、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得到发展,城市的集聚力日益增强,从而使城市的经济能级大大提高,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大都市”)。商业由单纯的商品交易向综合服务发展,商业活动也扩展延伸为促进商品流通和满足交易需求的一切活动。这类城市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有直辖市、省会城市。
市群(或都市圈)
城市的经济功能已不再是在一个孤立的城市体现,而是由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同与其保持着密切经济联系的一系列中小城市共同组成的城市群来体现了。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波士华城市带,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英国的伦敦-利物浦城市带等。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上也正在形成一个经济关系密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整体的经济功能已在日益凸现。
看过“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