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论文打印格式
1、毕业论文(设计)应是电脑打印稿,要求使用统一格式。
2、要求版式为:A4纸;页边距为上2.5cm,下2.5cm,内侧(装订侧)2.5cm,外侧2cm;每页43行,每行43字,行跨度16.2磅,字跨度10.9磅。
3、内容格式要求:标题用二号黑体居中,标题之前空一行;二级标题用三号楷体GB2312居中;学生姓名用三号楷体GB2312居中,与其下内容摘要之间空一行;内容摘要与关键词用五号楷体GB2312,其中“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用五号黑体顶格,并与其后的内容间隔一个字符(冒号后空一格) ;内容用五号楷体GB2312;正文之前空1行,正文主体用五号宋体;其中一级小标题用五号黑体,二级小标题用五号楷体GB2312,三级小标题用五号宋体。一级小标题与上下文之间各空1行间距;“参考文献:”用四号黑体,其上空2行,其下空1行;注释的正文用五号宋体;如注释需要用脚注,则用小五号楷体GB2312,与本页正文之间用短横线分开;
英文翻译:标题用四号“Times New Roman”粗体,其上空2行,其下空1行,学生姓名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居中,英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分别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顶格书写;英文翻译置于论文的最后,即中文的参考文献之后。
如有致谢部分置于英文翻译之后。“致谢”二字用四号黑体居中,其正文用五号宋体。 论文要求加注页码,页码位置放置在页面右下角(全部单面打印)。
4、《××××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审答辩表》要求用蓝、黑色钢笔填写。
二、装订
1、装订次序:(1)封皮;(2)《××××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表》;(3)《××××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4)《××××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审答辩表》;(5)论文正文。
2、装订:由各院系统一装订。装订线在左侧。
(空一行)
试论宋太祖赵匡胤(二号黑体居中)
——浅析赵匡胤建宋后实施的措施及影响(二级标题为三号楷体GB2312居中)
(空一行)
×××(学生姓名为三号楷体GB2312居中)
(空一行)
内容摘要(五号黑体):(冒号后空一格) (内容用五号楷体GB2312)
关键词(用五号黑体):(冒号后空一格) 宋太祖;经济繁荣;影响 (内容用五号楷体GB2312,每一个关键词都用冒号分开)
(空一行) 正文
一、(一级标题用五号黑体)
(一)二级小标题用五号楷体GB2312 (二)二级小标题用五号楷体GB2312 1、……三级标题用五号宋体 2、……三级标题用五号宋体 3、……三级标题用五号宋体
二、(一级标题用五号黑体)
三、(一级标题用五号黑体)
参考文献 (顶格书写,四号黑体,其上空2行,其下空1行,其正文用五号宋体)
英文翻译标题用四号“Times New Roman”粗体,其上空2行,其下空1行,学生姓名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居中,英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分别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顶格书写。
空一行
论荀子的天人关系
空一行
×××
空一行
内容摘要:空一格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的许多理论问题都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而展开的。天人关系的探讨反映出古代哲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真思考与深刻反省。天人之辩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荀子在批判继承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了关于天人关系完整的理论体系,闪耀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光辉,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空一格 荀子;天人关系;天人之分
空一行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的许多理论问题都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而展开的。天人关系的探讨反映出古代哲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真思考与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又是怎样一种道德关系?天人如何和谐共处?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学派关注的中心论题——“天人之辨”,其中尤以战国中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荀子的理论学说最为典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荀子提出天人之分,并且认为天是自然客观的,自然的运行是有它的规律的,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的规律为自己服务,而且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不是由天决定,而是在于人自身的活动。
一、天道自然(五号黑体)
天道即大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先秦思想家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尤其是在荀子之前的思想家或者哲人,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2](P1431)
很明显子产认为天不
可知,人应注重社会及人的治理;孔子曾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1](P113)
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天只是自然界的万物,应四时而生长灭亡,没有什么意志。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5](P354)
这也是天道对于自然万物没有亲疏偏重,但是却会因善人遵循天道而照顾他。似乎还是有感情的,对人的善与恶是能分明的。„„„„„„„„
(一) 先秦时期的天人观
(二) ……
参考文献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教育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