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名字的由来 铜雀台名字的由来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里介绍铜雀台时道:“却说曹操於金光处,掘出一铜雀,问荀攸曰: ‘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梦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此说毫无根据,却提示了罗贯中在构思三国故事时,也思考过铜雀台名字的出处问题,只是不得其解,才虚拟出这段情节来。铜雀台名字的由来,古诗《歌》提供了一条线索:

  长安城西双员阙,上有一双铜雀。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汉武帝在长安西郊上林苑里营造建章宫,双圆阙是建章宫的一组建筑物。古代王侯的府邸,为了炫耀权势,在大门的两侧建有成双的塔楼,称做“阙”。汉阙的顶上,常常有鸟形的装饰物。双圆阙是夹着建章宫北宫门的两座塔楼,塔楼的顶上,安装有一对铜铸的凤凰,就是古诗《歌》中的铜雀。东汉张衡的《西京赋》形容双圆阙高高耸立在空中,有如海边屹起的一对山峰。稍后的古藉给出具体的数字:双圆阙“高二十五丈”,铜凤凰“高丈余”。西汉一尺相当於今天公制的 23.2厘米,换算下来,阙楼加上铜雀,总高度超过六十米。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有无可能性建造这样高的建筑物,有待建筑学家们的论证。公元26年,赤眉军撤离长安城时,放火焚烧了城内外的皇家宫苑,建章宫成为一片焦土,双圆阙被毁。aIhUaU.com

马克吐温名字的由来 铜雀台名字的由来

  双圆阙焚毁后一百八十四年,曹操在邺城城墙上筑起了以“铜雀”为名的高台。与双圆阙不同,铜雀台上并没有安装铜雀。建安文人,包括曹氏父子,在诗文中没有一个字提到过铜雀台上有铜雀。西晋左思的《魏都赋》,铺陈了邺城的山川、物产、宫苑、市里,在述及三台时,仅以“三台列峙以峥嵘”一句话带过。记载邺城最为详细的现存古藉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在介绍三台时仅说:“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一间”,也没有说铜雀台上有铜雀;在述叙后赵君主石虎翻修铜雀台时,才说“又作铜雀於楼巅,舒翼若飞”,这已经是公元336年,后赵迁都邺城以后的事情了。后世许多著作引用《水经注》的这一段文字时,不细分三国时期的铜雀台和十六国时期的铜雀台,使读者形成铜雀台上始终都有铜雀的错觉。曹操没有在铜雀台上安装铜雀,很可能是受到礼法制度的约束。汉人衣帽、车乘的式样、颜色和附加装饰物都要求与使用者的身份相称,在《后汉书》舆服志里有详尽的记述。对建筑物也有类似的规定,有《后汉书》皇甫嵩传为证:“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有关的条文则已经失传。当时曹操官居丞相,封爵是武平侯,还没有进位到魏王,也许还没有资格在建筑物顶部用凤凰当装饰物。

  所以这名字应该是曹操起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3388571/677628306.html

更多阅读

破解铜雀台的三大谜团 韩国的三大未破解

破解铜雀台的三大谜团2010-10-16——四川省博物院《大三国志》文物精品展讲座《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典型性的建筑场景,对气氛的营造,故事的展开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如桃园,风仪亭,草庐,七星坛,甘露寺,铜雀台,等等。但是,以上场景多系罗贯

世界文豪名言警句大全:马克·吐温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射手座)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

世界名人传记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

马克·吐温原名赛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是美国小说家,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弗罗里达,1910年4月21日故于康涅狄克州的斯托姆斐尔德。在他12岁那年,父亲撒手西去了,为了稳住原本不景气的家,马克·吐温不得不开始劳动。他当过印

马克·吐温遗作:《神秘的朝圣者》_彩虹

马克·吐温遗作:《神秘的朝圣者》尼古拉•特斯拉最好的朋友——大作家马克•吐温简介著名作家塞缪尔·克莱门斯(我们熟悉用笔名马克•吐温的他)常常作客特斯拉的实验室。特斯拉和他关系亲密,在他死后多年谈起他就好

马克吐温的幽默 马克吐温的幽默英文

美国杰出的文学家马克·吐温常常向人说起他小时候的一段伤心往事。据说,马克·吐温出生时是双胞胎之一,他和他的双胞胎兄弟两人长相一模一样,连他们的母亲也分辨不出来。有一天,保姆为他们俩洗澡时,其中一个不小心跌入浴缸淹死了,没有人知

声明:《马克吐温名字的由来 铜雀台名字的由来》为网友细雨湿流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