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圆缺形成的动态图 月亮是如何形成的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以下就是爱华网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月亮的介绍: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月球的体积大概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差不多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27.321666天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严格来说,地球与月球围绕共同质心运转,共同质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径的3/4处)。由于共同质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好像是在“晃动”一般。从地球南极上空观看,地球和月球均以顺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顺时针绕地运行;甚至地球也是以顺时针绕日公转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月球相对于太阳来说拥有相同的角动量,即“从一开始就是以这个方向转动”。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见)。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的亮度随月相变化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据推测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

  月亮的形成:

  现已证明,作为地球唯一的卫星,月亮是在地球形成后不久后形成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地球受到了一次缓慢而剧烈的撞击,撞击的碎片在太空中不断汇聚,沉积,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月球。之所以说“缓慢”,是因为如果撞击的过程太过迅速,撞击产生的碎片会以飞快的速度冲出地球引力的限制,不会停留在地球周围,在缓慢的撞击中,这些碎片才有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几百万年)里不断从地球表面飞溅到外太空,为月球的形成提供原料;之所以说“剧烈”,是因为如果撞击过程不产生巨大的能量,则不会激发原始地球的地壳运动,地球表面的碎片就没有足够的能量飞入太空。依据冲量定理:Ft=mv,目前已知冲击力和作用时间都很大,而速度又相对较小,可知对地球实施冲击的天体质量相当大,目前科学家认为,这颗天体的质量和体积很可能与现在的火星相仿(现在命名这颗天体叫“忒依亚”) 。不管这颗天体从哪里来,总之撞击的结果是形成了年轻的地球和月球,而这些都发生在至少40亿年前。

  那时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约是现在的1/10,后来月球因为离心力逐渐远离地球,目前月球仍以每年3.8cm的速度远离地球。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原始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是现在的100倍,如果那时有海洋,那么潮汐的高度将至少是现在的1000倍(多么壮观!);科学家还推算出:在撞击发生之前,地球的自转速度是现在的一倍左右,也就是说一天是12个小时,因为自转速度过快,原始地球并没有像现在的自转轴,并非以23.5度的倾斜角进行稳定公转,而是不断的在0度至90度之间摆动,脑补一下,如果那时你在地球上,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太阳或许今天从东边升起,明天就从北边升起了。

  月球产生后,地球和月球就像两个面对面,拉着双手而且不断转圈的小盆友。两者间巨大的引力拉慢了地球的转速,同时也让地球稳定了下来,这种效应被称作“潮汐锁定”。尽管目前地球的自转轴仍在摆动,但是变化非常缓慢(周期约是26000年,“岁差”因此而产生),最重要的是,地球从那时起保持了稳定的黄赤交角,而这是四季产生的根本保证!没有气候差异的周期性变化,即便生命在此后诞生,也会在极寒或极热的环境中消亡,不可能持久,更谈不上进化了。

  46亿年的地球接受了多少外来星体的撞击,我们不得而知,但看看月球上的陨石坑,我们就知道月球替我们挡了多少枪。因为它自身的引力,许多进入地球引力范围的小行星或者彗星首先被月球吸引,偏离了本应落在地球上的轨道,要么和地球擦肩而过,要么直接落在了月球上。虽然地球终究没有躲过6500万年前的那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但我们还是应该感谢月球,因为它的确是地球的卫星,保卫了地球的生命。

  月亮的雅称: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月亮圆缺形成的动态图 月亮是如何形成的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鸟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2271/859209907.html

更多阅读

蛙泳 动作要领图解及换气技巧 蛙泳换气动态图

【蛙泳】动作要领图解及换气技巧——简介蛙泳,顾名思义,就是青蛙游泳,看过青蛙游泳的朋友,应该对蛙泳动作要领有一个比较感官的认识,它需要手脚的配合与协调,更需要结合吸气呼气的频率而进行的一项游泳。可以这么说,蛙泳是初学游泳者最好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关于情亲的议论文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亮圆缺转换,明暗轮回,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更移。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命的旅途充满崎岖和坎坷,如果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这样的人生之旅如负重登山,将会举步维艰。我们应该明白有所失才能有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 图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下面爱华网小编给你分享一下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  1、板块张裂区在大洋中:板块张裂后岩浆沿着裂缝涌出形成海岭即大洋中脊。如大

把月亮换成其他星球 地球和月亮其他星球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你知道地球和月亮其他星球是怎么形成的吗?爱华网小编在此整理了地球和月亮其他星球的形成原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地球和月亮其他星球的形成原因  中国

声明:《月亮圆缺形成的动态图 月亮是如何形成的》为网友夢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