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幼儿园的小班幼儿都会表现出不稳定的情绪波动,主要表现为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新的环境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这种新 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产生矛盾,并形成心理冲突。因而对刚入园的幼儿首先想到的不是吃、喝、睡等基本的生理要求,而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如何满足他们新的心理需要,消除焦虑,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到原来的心理需要结构层次上来呢?只要家长和老师悉心了解,分析情况,从孩子的长远与大局出发,相互信任,密切配合,这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以下就是小班新生入园的不完全功略手册:
【宝宝适应攻略】
1、 心理准备
(1)向幼儿简要介绍幼儿园,让幼儿懂得爸爸、妈妈为什么要送他(她)去幼儿园。
(2) 带孩子参观幼儿园,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直观、美好的感受,愿意上幼儿园。
(3) 帮助幼儿认识所在班级的老师和小朋友,减少入园时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尽快适应群体生活。
(4)开学前几天,家长可陪幼儿来园熟悉环境,减轻幼儿对新环境的恐惧感。
2、 生活准备
(1) 学会独立进餐(会用勺独立吃饭,不用成人喂,会左手扶碗,右手拿勺、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菜。学会细嚼慢咽,咽下最后一口饭菜,把勺放在碗里再离开座位。)
(2) 学会独立大、小便(逐步学会去卫生间蹲坑上大小便,有便意能立即去卫生间,不随地大小便。)
(3) 学会洗手(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戳戳手心、手背、手指、指缝,洗完手后把水滴摔在水槽里。)
(4) 学习穿脱衣服(家长给孩子提供方便穿脱的衣服、裤子、鞋,教会幼儿学习穿脱衣的方法,不要包办代替。)
(5) 建立午睡习惯。(幼儿园的午睡时间为12:00——14:30)
(6) 逐渐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3、语言准备
(1)学会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2)帮助孩子建立用语言表达愿望的习惯,在与人交往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4、 交往准备
(1)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引导孩子与同伴友好、合作、学会分享、体验交往的乐趣,培养互助精神,增强团结友爱意识。
(2) 帮助幼儿克服恐惧感,建立自信心,学习自我控制,承担责任等良好心理品质。
5、安全准备
(1)能够独立、双脚交替上下楼。
(2)不将异物塞进嘴、鼻、耳。
(3)学会等待,活动时不与他人拥挤。
【家长准备攻略】
(1)放松心情,给幼儿自然的心态。家长要将幼儿入园看得平常,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安排幼儿的生活,使幼儿的生物钟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
(2)父母的语言水平直接影响孩子的口语发展。因此,父母对孩子说话要尽量清楚、礼貌、语气温和、发音准确,用词恰当,表达有条有理。
(3)重视开学前的教师家访工作。向老师介绍幼儿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通过家访让幼儿与老师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初步建立感情。
(4)作积极暗示与老师密切配合。在入园前对幼儿多说鼓励性质的话,比如:“宝宝这几天真乖,妈妈要带你到幼儿园去玩,那里有滑滑梯、好多好多的积木…”,或者告诉孩子“幼儿园里的老师听说宝宝很棒,很想和你交朋友,她的本领可大了,如果你成为她的朋友,她就会奖励你很多的东西…”之类的话。这样的鼓励对孩子有很积极的影响。
(5) 充分信任幼儿园的教育。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对幼儿园、老师有过多的猜测,而是要尽量相信幼儿园,表现出对幼儿园及老师的喜欢。受到家长的情绪感染,孩子们会更快地喜欢上幼儿园和老师。
【特别提醒】
★要学会“狠心”。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声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新生入园宜早接 。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更怕上幼儿园。
★学会与老师多多交流与沟通,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优质的幼儿教育追求的是家园之间的教育合力。因此,具有新理念的家长角色是多元的,他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老师,资源的提供者,决策的参与者,他还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希望这一点能够被所有的家长所认识、认同并实践。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让我们(幼儿、家长、幼儿园、老师乃至所有与孩子有接触的人们)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共同与孩子迈出这可喜的一步,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