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在教师职位考试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那么你对公共基础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教师职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职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和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德育价值的发挥需要选择正确的德育方法,下列不应作为德育方法选择依据的是( )。
A、德育目标 B、学生的生活习惯
C、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D、德育内容
3、家庭德育对于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下列不符合家庭德育特点的是( )。
A、寓教于养,养教结合 B、寓情于理,情理结合
C、缺乏正规性和科学性 D、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4、遗传在人的发展中( )。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作用
![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师职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img.aihuau.com/images/c/03283004/2815043003282318897848.jpg)
C、起物质前提的作用 D起提供可能性的作用
5、蔡元培提出的教育宗旨中包括( )。
A、军国民教育 B、实利教育
C、美感教育 D新文化教育
6、质性评价在当今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下列属于质性评价要求的是( )。
A、情境的自然性与真实性 B、评价标准的严格统一性
C、结论的特殊性与主观性 D、过程的临床性与建构性
7、和小学生交流,交谈时要蹲下来保持平等,这体现了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判断题)
8、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所应遵循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判断题)
9、道德两难问题只能用于测量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判断题)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客观判断。(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6~12岁是学龄期,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和自卑感,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2、【答案】B。解析:选择德育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答案】C。解析:家庭德育的特点主要有:寓教于养、言传身教、寓情于理、潜移默化。家庭教育也是具有科学性的。
4、【答案】CD。解析: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5、【答案】ABC。解析: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6、【答案】ACD。解析:B选项评价标准的严格统一性属于量性评价的要求。
7、【答案】√。
8、【答案】√。
9、【答案】×。解析:道德两难问题除了可以用于测量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还具有非常特别的教育意义。首先,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以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其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再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第四,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10、【答案】×。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