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AmydaSincnsis),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动物,水陆两栖生活。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作用。不过冬季要怎么养鳖呢?接下来就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冬季怎么养鳖:
一、调节水质。在经过几个周期的养殖之后,塘底积累了大量的粪便和食料残渣等沉积物,这些有机物极易造成水质恶化,氨氮、硫化氢等明显超标。因此,在冬季可用外用消毒剂如氧化剂类药物为主,氧化分解塘底的沉淀物,以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成分含量。
二、杀灭寄生虫。秋冬季节,水温偏低,有害寄生虫类极易繁殖,叮咬鳖,破坏水质,引发细菌的感染,此期鳖很易得腐皮病、穿孔病等,影响商品价值。因此,秋冬季节要注意对养鳖池杀虫。
三、调整饲料结构。越冬期前后尽可能给鳖投喂上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动物血、内脏、螺蚌肉、鱼虾等,以增强其体质,提高抵抗力。随着水温的降低,鳖的摄食量减少,这时更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度,蛋白质含量,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肝、护肝,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如黄芪、菌陈等,以增强鳖的抵抗力,安全越冬。
四、加强越冬鳖的管理。越冬池应选择阳光充足、避风、温暖、环境安静的地方,泥质以泥沙土为好,用20PPM漂白粉消毒后,并暴晒2天~4天,防止越冬过程中发生病害。池中间要有20厘米~30厘米深的软泥,便于鳖潜伏于池中越冬。
进入冬眠之前,更换一次池水,让鳖在新鲜的水中生活一段时间,以增强体质。越冬期间,池水不应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对不同形态的鳖分别加以管理。一是对亲鳖在产卵结束后,应让其多吃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恢复体质。气温下降后,亲鳖不到饲料台上吃料时,应定期投喂鲜料,补充亲鳖体力。结冰前加深水位到1.5米以上,池底铺40厘米~50厘米厚细沙,保持环境安静。平时注意鼠、蛇等敌害。
二是饲养一年的幼鳖,可在池中自然越冬,但越冬期间应把池水水位提高到2米以上,在池塘边堆放一些有机肥料,既可肥水,又能让肥料在发酵过程中增加水的温度,但堆肥不宜过多,防止水质恶化。三是当年孵化的稚鳖最好移入室内池中安全越冬。先将池水排干后,再加泥沙30厘米~40厘米厚,注水10厘米深,越冬时密度为每平方米150只左右。
当气温下降到12℃时,稚鳖便钻入泥沙中冬眠,此时再将池水灌满,可在池顶放上竹帘,竹帘上面放一层柴草保温,有条件的还可采用一些适当措施,提高温度达0℃以上,防止池水结冰。
鳖的价值:
营养价值
甲鱼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龟甲富含骨胶原、蛋白质、脂肪、肽类和多种酶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膳食价值
人们喜爱食用甲鱼,因为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不可多得的 滋补品,尤以500多克重的母鳖为佳。母鳖体厚尾巴短,甲裙厚, 肉肥,味最美,公鳖则体薄尾巴长。
鳖肉具有鸡、鹿、 牛、 羊、猪5种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称。它不但味道鲜美、 高蛋白、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补珍品,能够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及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质量、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补佳品。
在中国很早以前的记载中就有“鳖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出自《本草纲目》,原文非如此,但基本是在表述此意),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唐.孟诜:妇人漏下五色,赢瘦,宜常食之。《随患居饮食谱》:鳖甘平,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宜蒸煮食之。
鳖肉富含动物胶、角蛋白、铜、维生素D等营养素。因鳖的种类和生活地区的不同,其营养成分不尽完全一致。据分析,每百克鲜鳖肉一般含:水分73~83g,蛋白质15.3~17.3g,脂肪0.1~3.5g,碳水化合物1.6~1.49g,灰分0.9~1g,镁3.9mg,钙1~107mg,铁1.4~4.3mg,磷0.54~430mg,维生素A 13~2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02mg,维生素B2 0.037~0.047mg, 尼克酸3.7~7mg,硫胺素0.62mg, 核黄素0.37mg,热量288~744千焦耳。鳖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5.43%,其中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32.4%,是 牛肉的6.54倍, 罗非鱼的2.54倍,铁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甲鱼肉性平、味甘;归肝经。
具有滋阴凉血、补益调中、补肾健骨、散结消痞等作用 可防治身虚体弱、肝脾肿大、肺结核等症。